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1992年10月,年仅四岁的高伟涛在自家门口的小巷子里玩着小汽车玩具。
突然,一个打扮时髦的陌生女子出现在巷口。她径直走向小伟涛,手里还拿着一瓶花花绿绿的饮料。
“小朋友,你一个人在这里玩呀?口渴不渴?阿姨请你喝饮料。”
面对陌生人的搭讪,小伟涛有些警惕,但看着对方手里那瓶诱人的饮料,他还是忍不住咽咽口水。
“谢谢阿姨。” 小伟涛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饮料,他一口气将整瓶饮料都喝光了。然而,就在他放下瓶子的那一刻,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
小伟涛只记得自己最后看到的,是那个陌生女子诡异的笑容,然后他就彻底失去意识。
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醒啦?乖儿子,快叫爸爸妈妈。”一个中年男子走过来,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旁边站着的中年妇女也附和道:“是啊,儿子,以后我们就是你的爸爸妈妈了。”
小伟涛吓坏了,他拼命地摇头,哭喊着要找自己的爸爸妈妈。但这对自称是他新父母的男女却无动于衷,只是不断地重复着“我们就是你的爸爸妈妈”。
没过多久,这对夫妇带着他搬到另一个更加偏僻的乡下。在那里,他们还帮他办了一张新的身份证,上面的名字已经不再是“高伟涛”,而是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名字。
高伟涛拒绝叫那对陌生的夫妇“爸爸妈妈”,也拒绝接受他们给自己取的新名字。
面对高伟涛的抗拒,养父表现得极为不耐烦。动不动就对高伟涛大呼小叫。“你亲爸妈早就不要你了!他们把你卖给了我们,你现在是我们家的孩子,就得听我们的话!”
每当这时,养母也会在一旁帮腔,他们夫妻俩一唱一和,试图让高伟涛相信自己已经被亲生父母抛弃,只能接受他们作为新的父母。但高伟涛虽然年纪小,却始终记得自己是被一个陌生的阿姨骗走的,他坚信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定还在焦急地寻找他。
在这个家里,除了养父母之外,还有三个比高伟涛大几岁的女孩。她们是养父母的亲生女儿,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弟弟”,她们的态度也并不友善。
后来,高伟涛才慢慢了解到,养父母之所以会买下他,是因为他们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来传宗接代。
养父母尝试各种方法,甚至还找过一些偏方,但始终没能如愿。最终,他们才决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途径买一个男孩回来。而高伟涛,不幸成为这个家庭畸形观念的牺牲品。
一年后,高伟涛终于找到机会逃跑。一天,养父母都外出干活了,家里只剩下他和三个姐姐。他趁姐姐们不注意,偷偷溜出家门。
然而,由于年纪太小,对周围的环境也不熟悉,高伟涛很快就迷路了。他在荒郊野外转了很久,最终还是被闻讯赶来的养父母找到了。
等待他的,自然是一顿毒打。然而,身体上的伤痛并没有让高伟涛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他逃跑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又陆陆续续尝试很多次逃跑,但每一次都被抓了回来。
养父母担心总有一天他会真的逃走,于是决定再买一个男孩回来,这样即使高伟涛真的跑了,他们也还有一个“儿子”。
不久之后,家里又多了一个男孩,比高伟涛小几岁。这个新来的弟弟一到家,就受到养父母的百般宠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养父母对高伟涛的看管也越来越严。
从七八岁开始,高伟涛就不得不跟着养父母下地干活。他的个头还没有锄头高,却要整天在地里劳作,经常累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身来。
高伟涛也曾试图反抗,但换来的却是养父更加严厉的责罚和辱骂。“你这个吃白饭的,再偷懒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期的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严重影响高伟涛的身体发育。他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瘦小很多,个子也矮了一截。
一次,高伟涛在田里干活时突然晕倒。他发着高烧,浑身无力,但养父母却认为他是装病偷懒,不仅没有带他去看医生,还强迫他继续干活。
后来,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咳血,养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们依然舍不得花钱给他看病,只是随便买了一些便宜的药给他吃。
由于长期遭受虐待和忽视,高伟涛发育不良,性格也变得越来越自卑和孤僻。
14岁那年,虽然高伟涛的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但养父母认为读书对他来说毫无用处,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
养父通过关系,在北京一家五金店给高伟涛找了一份工作。对于高伟涛来说,离开那个压抑的“家”或许是一件好事,但他没想到的是,为了防止他逃跑,养父竟然安排二姐跟他一起去北京,名义上是照顾他,实际上是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高伟涛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五金店里忙碌,下班后,他还要接受二姐的盘问。“今天都干了什么?”“有没有跟什么人说话?”“有没有想过逃跑?”二姐像审犯人一样,事无巨细地盘问他一天的行程,并详细记录下来,定期向养父母汇报。
高伟涛每个月的工资,也必须一分不少地全部上交给养父母。养父美其名曰是帮他存起来,以后给他娶媳妇用,但高伟涛心里清楚,这些钱恐怕永远都不会属于他了。
15岁那年,养父母找了一个女孩,让他回老家相亲。高伟涛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孩没有任何感情,但养父母却强迫他接受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