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其子司马衷即位,即晋惠帝。由于晋惠帝的智商有问题,无法处理朝政,从而引发了激烈权力之争,史称“八王之乱”。虽然史书上称其为“八王之乱”,但死于这场动乱的西晋王爷却有数十位之多。不过有一个人却非常幸运,不仅躲过了八王之乱,还借助这场动乱,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一、琅邪王
此人就是晋元帝司马睿!虽说司马睿是西晋宗室,但实际上他与皇室血缘有些疏远。原来,司马懿有九个儿子,西晋的皇位是在次子司马昭这一脉传承的,而司马睿的祖父是司马懿的庶子司马伷。西晋建立后,司马伷被封为琅邪王,还参与了平定东吴的战争。283年,司马伷病死,王位由长子司马觐继承。
司马觐的身体不太好,在290年就病死了,只有三十五岁。作为司马觐的长子,司马睿成为了第三任琅邪王,他只有十五岁。同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西晋王朝开始陷入动荡之中。由于司马睿较为年轻,为人低调内敛,再加上与皇帝的血缘关系疏远,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侍中嵇绍却认为,“琅邪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二、回国
304年,一直低调的司马睿还是卷入西晋的八王之乱中。当时,东海王司马越挟持了晋惠帝,他以晋惠帝的名义,任命司马睿为左将军,然后组织朝廷的军队前去征讨成都王司马颖。结果在荡阴之战中,朝廷的军队被打得大败,包括司马睿在内的许多诸王公大臣都成为俘虏。司马睿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还被司马颖诛杀。
司马睿担心受到牵连,趁乱从邺城逃了出来。在黄河岸边遇到了盘查,幸亏侍从十分机灵,才帮助他回到洛阳。之后,司马睿带着母亲返回了自己的封国。此时,东海王司马越正在下邳招兵买马,司马睿为求自保,也投到了他的麾下。305年,司马越率军入京,在临行前任命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负责留守下邳。
三、建国
早在洛阳期间,司马睿就与王导等人结识,关系很好。于是在镇守下邳时,司马睿就延请王导担任自己的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当时北方已经彻底陷入战乱之中,与此同时,匈奴等部族纷纷起兵反抗西晋,天下大乱的局势已经不可挽回。于是在307年,司马睿接受了王导的建议,率军渡过长江,来到了建邺,并以此为基地,不断扩充力量。
在王导等人的帮助下,司马睿逐渐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经过八王之乱以及与胡人的战争,西晋王朝的宗室们大多死于非命。到了316年12月,晋愍帝被迫向刘曜投降,西晋王朝至此彻底灭亡。消息传到南方,司马睿在317年四月承制改元,即晋王位。第二年,司马睿即皇帝位,建立东晋王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八王之乱”的获益者。
参考资料:1.《晋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