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2时10分
迎立春节气
立春是24节气的
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新一轮
四季交替的开始
今年大年初六逢立春
从春天出发
向希望而行
立春如何养生?假期结束后怎样快速进入工作学习状态?一起了解~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因此立春的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着眼于一个“生”字。
情志上,以使志生
在精神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要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
饮食上,多辛甘而少酸
饮食上要注意生发肝胆之气、养肝护肝。《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辛、甘之味有助于阳气的升发,最适宜春季,因此辛、甘之品宜多,如韭菜、白萝卜、香菜、生姜、葱、枸杞、玫瑰花、梅花、代代花等。酸味虽然入肝,但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反而有泻肝气的作用,因此饮食上宜少酸,如醋、梅子、山楂等宜少食。
今年立春正逢春节假期,家人团圆,好友相聚,免不了推杯换盏,佳肴好宴。
尽可能不饮酒,也不劝酒,酒易伤肝。同时,过量饮酒更是心梗、中风、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甚至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高糖、高油、暴饮暴食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大餐再好也别天天吃、顿顿吃。剩菜剩饭不要舍不得扔,变质、有异味时要及时丢弃,避免得不偿失。
起居上,防风避寒以护阳气生发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气温变化较大,乍寒乍暖,是普通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高发的时候。
首先注意预防风寒,立春时节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其次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其三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春节假期接近尾声,习惯了晚睡晚起、大吃大喝,不想工作……这些都是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如何摆脱?这份“收心攻略”请收好~
节后综合征是什么病症?
节后综合征指人们结束长假重返学习、工作岗位后,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适应不良情况。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焦虑、烦恼、恐惧、沮丧等负面情绪,严重的还伴有失眠、食欲差、疲乏、血压升高、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生理症状。
4个方法助你“满血复活”
早做准备,松弛有度
主要以放松为主,参加必要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应有所节制。在长假结束前,建议预留1-2天时间,用以恢复精力和体能,并安排上班头几天该做的事项。有条件时,还可以列出备忘清单,以便休假和工作科学衔接、平稳过渡。
放松身心、规律作息
在开始上班后,要注意合理放松身心,比如适时午休、聆听轻音乐等。同时,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戒掉熬夜的坏毛病,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快把生物钟调整为健康状态。此外,刚恢复工作时还要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日程安排过满一时难以适应。
清淡饮食、减糖减油
春节假期吃了太多高能量食物,加重了肠胃的消化负担。节后,要注意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继续无节制地摄入过油、过甜的食物。具体操作方法,一是定时、定量进食;二是注意营养搭配,多食用一些新鲜蔬果。
自我调节、舒缓压力
连续数天的身心松弛状态,会惯性延长到回归工作后,造成迟迟无法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现象。此时,参加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够增强肌肉与神经的相互作用,舒缓持续性的神经兴奋与紧张感,助力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工作。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健康浙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