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有记者提问,中方是否会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如果特朗普访华,其重要意义是什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愿意同美国新政府一道,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保持沟通、加强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
特朗普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竞选口号,高调回归,并最终击败拜登成功当选。这一结果被认为是美国民众对拜登政府的不满集中体现,尤其是在经济问题上的表现——高通胀、债务危机、能源价格攀升等问题使拜登政府备受诟病。而在外交领域,拜登对华政策被认为“全线失败”,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中国崛起,反而导致美国经济和国际声誉受损。特朗普的胜选标志着中美关系或将进入新的阶段,此次胜选后却一改常态,频频向中方释放友好信号,引发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猜测。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称,特朗普有意在上任后的100天内访华。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将显示出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与第一次就职时相比,特朗普显然更加意识到与中国的合作对于美国经济及国际地位的长远影响。此次如果能在100天内实现访华,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中美经济合作的重视,也表明他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深刻认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双方的经贸往来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出访,实际上就是对两国高层之间互信的一种彰显,意味着双方对话和合作的机会正在增多。在美国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之时,中国与欧洲各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关系也会迎来更多的缓和空间,这对中国外部环境的发展来说,真的是个好消息。不过,中国也得注意,虽然特朗普团队在这方面放出了些消息,但还是得仔细观察他们的实际行动。中美之间对话的增加,是建立在中国在经济、金融、技术和军事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之上的。
特朗普(资料图)
不得不说,最近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确实变得挺友好的,释放了不少友好的信号。前阵子他刚给中国发了邀请函,希望中国的高层能去参加他的典礼。这两天他又直接跟中国打了电话,说中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应该长期友好相处,共同合作让世界更和平、更安全。现在他还放出风声说,他上台后会很快访问中国。这些迹象都表明,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确实有了很大转变,他之后的对华政策可能会让大家大吃一惊。
中美关系的发展关键在于美方的政策取向。中国始终保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外交政策都遵循着一以贯之的原则。相比之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却经常出现反复。特朗普从竞选时期的强硬立场到如今的缓和态度,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对双方都有利。对美国而言,重启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助于缓解其经济困境。对中国来说,保持稳定的中美关系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中美贸易(资料图)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要求其政府针对中国的贸易行为进行调查,但是没有宣布新的关税措施。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对此,发言人郭嘉昆表示, 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中方愿意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同美方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部分外贸企业家预测,从短期看,由于特朗普要再次振兴美国的汽车工业、石油开采、钢铁冶炼等行业,为此,汽车、钢铁、铝材等出口商品会被快速加税,以保护美国传统产业的及时恢复。同时,由于目前美国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民生日用消费品品类比如玩具、服装等美国目前没有、更无法回归本土制造的产业,不至于快速被加税,否则会加剧自身通货膨胀。越是在博弈的时候,我们就越要有信心,做到以我为主。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和全球供应链紧紧地站在一起。
特朗普就职典礼(资料图)
一周前外媒曾报道为了避免通胀猛拉,特朗普的经济团队考虑逐月提高关税,每年个月提高2%至5%。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似乎并不急着向中国挥舞关税大棒,主要是担心中国商品涨价导致美国国内物价重新上涨。利用高关税抑制中国商品出口、迎回制造业是特朗普做梦都想实现的战略目标,贸易战1.0就是特朗普第一次当美国总统时挑起的,继任者拜登只是在这一基础上缝缝补补。这次卷土重来,特朗普绝不会对我们手下留情。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就职后,利用信用违约互换为美国主权债务提供违约担保的成本小幅上升,因市场不确定性增加。IG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正在适应唐纳德·特朗普再次担任总统的世界,由于有关关税的言论,市场已经经历了一些波动。”标普全球市场情报数据显示,美国1年期主权信用违约互换升1个基点至30个基点。
特朗普就职典礼(资料图)
美国商界和国际社会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普遍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这一政策将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全球经济带来深重的打击。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这一政策的发展,试图评估其对全球经济和美国家庭的影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制定应对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战。从历史经验来看,贸易战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不仅无法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动荡。
如果特朗普执意推行单边主义,想通过“关税战”和断交策略逼迫中国屈服,那么最终受伤的很可能不仅是中国,更是美国自己。全球经济紧密相连,单边主义政策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即使特朗普真的采取极端手段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关系,面对全球市场上纷繁复杂的需求,中国依然能够迎难而上,调整战略,迅速恢复元气,甚至超越美国的预期。如果一味将责任推给中国,美国最终可能会发现,自己才是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