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王丽涛,出生在普通农村家庭。
5岁那年发生的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夏天特别炎热,阳光灼烤着大地,空气里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
那年,母亲离开了我们,她跟着一个陌生的男人,离开了我和父亲。
我记得那是一天傍晚,家门口站着一辆轿车,白色的车身在夕阳下反射出耀眼的光。
在那时,小车很稀罕,村民都围过来看热闹。
我站在院子里,眼神茫然地望着母亲。
她背对着我,和那个男人站在一起低声交谈。
母亲的声音很轻柔,但是那个男人却凶巴巴的,说着还要拉扯母亲的手。
村里的一些长辈站在不远处,他们私下里聊得很欢。
母亲离开时,突然转过身来,我看到她眼眸中带着不舍,看了我一眼后没有说什么,匆匆就上了车。
随着车子发动的轰鸣声响起,打破了小村的沉寂。我瞬间缓过神,立马哭喊着叫母亲别走,声音都喊嘶哑了。然而,车子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加速离开了。
望着车子远去,我愣愣地站在原地,想着母亲这一走可能不会回来,我的心冰凉了。
其实,母亲一直很疼我,她和父亲的关系也很好,平时他们很少吵架,不仅如此,他们还很恩爱。
那时的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会选择离开,父亲还生着病,正需要人照顾。
母亲走的那天,父亲一直站在屋内没有说话,就连母亲离开那一刻他也没出门。
我进屋时看到他脸色苍白,手中紧握着一支烟,却没有抽。
他默默看着望着母亲离去的方向,神色复杂。
“爸,妈……她真的就这么走了?她去哪里了……”我哭声不止地问道。
父亲没有回答,只是低下头,偷偷抹了抹脸上的泪水,然后走进屋里,重重关上了门。
那一年,我们家过得异常艰难。
父亲身体不好,得了一场大病,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的积蓄已经用光。最困难的时候,父亲带着我上山挖野菜充饥,因为吃不饱,我经常在半夜里被饿醒,父亲不知道怎么安慰我,他一个劲叹息。
挨饿还是次要的,自从母亲走后,我每天都在乡村的小学校里忍受着同学的异样目光。
总有一些好事者喜欢拿别人的痛点当乐子。班里有几个同学,经常拿这事来寻乐,本来我就胆子小,被他们一嘲笑,我就愈发自卑。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我心中的恨意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轻。相反,一想起同学们嘲笑的话语,心中这一股恨意还愈深。
父亲多次劝我,说母亲当年选择离开肯定有她的原因,我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神色复杂,他说他也不知道。
听到这话,我对母亲的恨意更深。
好在不久后父亲病好了,后来听说父亲为了治病花了不少钱。
父亲病好后,他还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们家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生活开始有了的阳光。
渐渐地,我开始坚强成熟起来。
我知道,在我的生活里从来都没有怜悯二字。
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如果母亲没有离开,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如果她当时留下,是不是我就能在父亲的关爱下长大,而不是要承受这么多的孤独和贫困?
尽管内心充满了怨恨,但我仍然努力学习,因为我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虽然我成绩不错,但是我放弃了入学高中的机会选择读中专。
因为这样一来我就能早点毕业,给父亲分担负担。
中专毕业后,我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钱不多,但总算不用向父亲要钱。
不久后,我遇到了另一半,他对我很好,不久后我们结了婚。有了另一半的陪伴和关心,我的生活里又充满了阳光,只是一想到母亲,心中的恨意虽然被埋藏得更深,但无法抹灭,因为我心疼父亲。
母亲一走,父亲没有再找,为了养家,他肩上的压力很大,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
我在县城的工厂里工作,作为一名流水线工人,虽然每天工作恨辛苦,但我逐渐学会了坚强与自立。
因为那段时间父亲又生病了,而且需要长期治疗,医药费开支不小。
为了赚钱,我工作很努力。
那些年,我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我上完班后还要照顾生病的父亲。
好在努力付出总算有了回报,两年后,我升职为车间副主任,薪水加了不少。刚好那一年,丈夫也升职加薪,总算熬过来苦难日子,我们的生活再一次充满了阳光。
不久后的一天下午,村里来了一个女人。
她穿着一袭华丽的衣裙,身形修长,气质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