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读文摘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总遭遇到错误的批判,哪几位将领为彭总仗义执言说话呢?他们后来如何呢?是谁批判彭总最凶呢?


在庐山会议上,康生批判彭总最凶,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批判彭总,后来如何呢?

在会议上黄克诚大将首先站出来为彭总仗义执言,说彭总的万言书里面的内容语句虽然激烈些,但是彭总为国为民清明何错之有?更加反驳康生等人竟然污蔑彭总发动的百团大战是错误的,并说彭总总是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刻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且带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出了国威和军委。在庐山会议上黄克诚大将始终顶住压力为彭总仗义执言。

在庐山会议上,邓华上将和洪学智上将也为彭总仗义执言,邓华和洪学智都在会议上极力维护彭总,虽然邓华和洪学智不像黄克诚大将来自彭总的红三军团,但是他们依然认可彭总的人格魅力和为民请命的意愿,站起来为彭总仗义执言。

更有一位开国名将因在庐山会议上极力维护彭总而与其他意见不同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位将军就是钟伟将军,他也是来自红三军团的将领,属于彭总的老部下。钟伟将军因在会议上极力维护彭总而和他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事后是被人架出会场才平息这场风波。

庐山会议后,黄克诚大将和邓华上将、洪学智上将以及钟伟少将因在会议上极力维护彭总而遭遇到错误的批判,这几位将军都被撤职和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其中邓华上将由沈阳军区司令员降为四川省的副省长,钟伟少将也由北京军区参谋长降为安徽农业厅的副厅长,但是他们无怨无悔为彭总说话。


黄克诚将军在那个年代曾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彭总,但是黄克诚依然通过写诗词回忆彭总:

久共息难真难忘,不思量,又思量。山水相隔,无从话短长。两地关怀当一样,太行顶,峨眉岗。宛当年,上战场。奔走呼号,声震山河壮。富国强兵愿以偿,且共勉,莫忧伤。

在这首词中字里行间都是黄克诚对彭总的思念,真可谓是患难之中见真情。

当然彭总也没有忘记过这几位将军对自己仗义执言,特别是彭总被下放在四川成都后,等得知邓华将军也和自己都在同一个地方时,彭总曾经和自己警卫参谋景希珍到邓华家去看望他。

彭总为了不连累邓华,特意趁着一个月后的黄昏去看望邓华,彭总来到他家门口,透过微弱的灯光看见邓华的背影。

彭总对身边的警卫参谋景希珍说道:“看起来邓华苍老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都是我害了他。”想了一下子彭总对景希珍说道:“小景,我们还是走吧。”景希珍疑惑看得彭总说道:“彭总,我们不上去看望邓华了?

”不了,我想一下这样反而容易给邓华造成麻烦,小景,这把打火机是我从国外特意给邓华买的,我知道他喜欢抽烟,只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机会给他,这次想送给他又怕连累邓华。小景呀等你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把打火机亲手交给邓华。“


还有几位将军在庐山会议中顶住压力拒绝批判彭总,他们分别是赵尔陆将军和甘泗淇将军,以及段苏权将军,他们依然顶住压力拒绝批判彭总,拒绝对彭总落井下石。

上述的几位将军都是重情重义或替彭总仗义执言,或拒绝批判彭总,他们都是值得被历史所铭记,是响当当的男子汉。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总遭遇到错误的批判,被撤销一切职务,被迫搬家搬到吴家花园里,就连妻子浦安修都选择离开彭总,但是景希珍三人一直对彭总不离不弃,陪伴在彭总身边。

虽然那段时间里,彭总际遇不是很好,但彭总依然在忧国忧民,并在1961年再次顶住压力上了一道万言书,再次表达出彭总的忧国忧民。并让伟人小心康生,彭总认为康生是一个阴谋家,事后局势的发展也证明彭总的判断。

后来康生在特殊年代中兴风作浪,整垮一大批老干部。

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总遭遇到错误的批判,黄克诚和邓华、洪学智,以及钟伟将军等人为彭总仗义执言,值得被历史和人们所铭记。

后来康生如何呢,康生在1975年逝世,1980年康生的骨灰移除出八宝山,并被开除出党籍和公布其罪行。




注:除本平台声明的原创外,其它内容源于网络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读者多种文化视角的探讨与解读,并不代表“新大观”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