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只是军事奇迹的诞生,更是两种文明形态的终极碰撞。前几天我跟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教授聊天,他问我:你觉得西方最怕中国的什么?我没说话。他告诉我,是毛带来的影响。最初就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美国空军掌握着制空权,地面部队人均火力投射量是志愿军的40倍,后勤补给线横跨太平洋却畅通无阻。这种悬殊差距在传统军事学家眼中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历史给出了最震撼的答案: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被从鸭绿江推回三八线,范弗里特弹药量在坑道战术前化为泡影。
后世所有的专家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当时的美国是最鼎盛时期,号令全世界的西方军队,武器先进度超越志愿军很多,后勤没有任何压力,吃的很好,志愿军却连物质匮乏,无论怎么看,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优。唯一不同的是什么?是指导思想,唯一有可能处于劣势的就是这一点,可偏偏就是这一点,抹平了武器代差、抹平了联合国联合军、抹平了后勤、抹平了地理优势空军支援。
在我们看来,这只是打平了,但在整个西方看来,这是极为震惊的惨败。当“保家卫国”的信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度融合时,便战胜了物质硬实力更强的联合国军!尽管他们对《资本论》非常感兴趣,但从未见过哪一章节提到“精神力量可以战胜物质力量”。马克思本人也非常唯物,怎么靠精神、思想打赢对方,这简直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然而,这恰恰是毛思想的独特之处。
在长津湖零下40度的极寒中,冰雕连战士至死保持着战斗姿态;在铁原阻击战的焦土上,63军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移动长城。这些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壮举,折射出的正是毛泽东思想武装下人民军队特有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力量打破了西方军事理论的认知边界,让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迷雾"理论在毛思想前黯然失色。
从“银河号事件”到南海撞机,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西方遏制手段的不断升级恰恰暴露了其战略焦虑的加剧。当华为5G技术突破封锁,当中国空间站翱翔寰宇,资本帝国终于意识到,常规遏制手段已难以阻挡东方文明的复兴进程。这种焦虑催生了形形色色的文化战争:历史虚无主义抹黑英雄,新自由主义消解集体意识,“颜色革命”伺机而动。
某些“公共知识分子”以“理性思考”为幌子,用历史虚无主义解构红色基因;部分“市场原教旨主义者”鼓吹全盘西化,企图动摇社会主义根基。这些现象印证了毛泽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存在”的战略预判。
西方对中国的恐惧并非单纯基于经济或军事力量上的考量,而是深深植根于对中国独特发展模式及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的担忧。他们发动贸易战,搞封锁、加关税,甚至扣押了华为的女儿孟晚舟。华为的老总经常念着毛主席的诗和《毛选》中的句子,这让西方感到心惊肉跳。
DeepSeek打败OpenAI的故事,其实也是重现了小米加步枪打赢蒋光头美式军队的故事。红军和DeepSeek搞的是开源,而蒋光头和OpenAI走的是封闭路线。闭源往往打不过开源,这是开源定律,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聚集了全世界的顶级人才,按理说不应该有问题,尤其在硬件方面得天独厚。问题出在技术过度保护,OpenAI走的是专精小圈子。如果DeepSeek当初也是这个路子,它不会走到今天。正因为它是开源的,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加入,变成了人民战争,由全世界的技术开发者参与的联合体,对抗一小撮科技精英,焉有不胜之理?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腾讯、百度等公司搞不出来类似的东西,它们走的是精英路线,不愿也不去干。但是年轻人敢,年轻人信,年轻人看《毛选》,焉有不胜之理?最终,美国在AI领域的崩盘,其实是输给了毛泽东的思想精髓。没想到啊,没想到,兜兜转转黑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打爆他们的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