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们的祖籍是韶山冲,是毛家后人,无论你出生是男是女都叫毛新明,长大后要继承毛泽东思想,为党和人民服务。怕是爸爸来不及和你们团圆了!”看完信上的最后几句话,这位名叫毛新明的中年人激动大哭:“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孤儿,原来我是毛主席的侄孙,毛泽覃的亲孙子。”

毛泽覃是毛主席的亲弟弟,比毛主席小12岁。1918年,毛泽覃随大哥毛主席走出韶山,进入长沙“一师”附小学习。毕业之后,在大哥的引导下,毛泽覃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覃按照组织的指示,前往武汉国民革命军工作,期间结识了进步女学生兰榕彬。兰榕彬出生于湖北黄安,在武汉读书期间投身爱国运动,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执行党的各项任务期间,毛泽覃和兰榕彬逐渐产生了感情。南昌起义前夕,兰榕彬毅然放弃学业,前往南昌配合毛泽覃的地下工作。



1929年,毛泽覃被调往中央苏区工作,已经怀有身孕的兰榕彬主动要求回老家,生产之后,兰榕彬按照毛泽覃的交代,为孩子取名“毛楚江”。不久,兰榕彬将孩子留在娘家,自己孤身前往江西,结果途中不幸遇害。

毛楚江长大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从未公开自己是毛泽覃儿子的身份。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楚江不幸遇害,离世前将自己的随身物品和一封信寄给了老战友保存,希望他能够转交给怀孕中的妻子。

但毛楚江不知道的是,在他死后妻子就迁居到别处,之后因病早早离世。年仅5岁的毛新明失去母亲后,被好心人收养,因此对于自己的身世毫不知情。一直到40岁这一年,才终于收到父亲的遗书和遗物。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身份,毛新明联系到湖北红安县委党史研究室,找到了祖母的家人,再次确定了自己的身份。自此,祖父毛泽覃的任何消息,都牵挂着毛新明的心。



2011年初,毛新明看到有关祖父遗体真实下落的报道后,还专程走访了当年祖父的战友,了解祖父牺牲的经过。

红军长征之后,毛泽覃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斗争。面对敌人的重兵包围,毛泽覃带着游击队员一路走一路打,经常能够以少胜多,及时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1935年,毛泽覃率领游击队员转战闽赣边界的大山之中。结果由于叛徒出卖,游击队的住所被包围,毛泽覃一边指挥后撤,一边站上高地为战士们做掩护,结果不幸被子弹击中,年仅29岁的毛泽覃壮烈牺牲。

毛泽覃牺牲之后,被敌人抬到瑞金县城“示众”,多亏了当地的老百姓冒死为毛泽覃收尸,为其买棺安葬。



2015年,在闽赣交界的长汀县,毛泽覃旧居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毛新明偕夫人受邀参加揭牌仪式。“子欲养而亲不待”,毛新明历经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认祖归宗,能够为祖父旧居揭牌,真真切切了解祖父当年光辉的战斗历程,让毛新明更加感到家和亲人的珍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