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确定,根据076两栖舰“四川舰”的舰徽显示,该舰徽用至少3个不同元素展示了076两栖舰可以搭载的飞翼布局固定翼作战无人机——攻击-11舰载版,虽然076两栖舰能够搭载大型固定翼作战无人机已经是“人尽皆知”了,但这也算是官方首次明确这一配置。
对于近5万吨的076两栖攻击舰来说,巨大的甲板面积和机库坞舱,再加上电磁弹射的助力,076的纸面战斗力已经超越了普通中型滑跃甲板航母。有网友根据美军两栖舰的舰载机搭载布局,推算出076的极限舰载机搭载能力。如果采用全对地攻击方案,最多可以搭载32架攻击11无人机和2架直9C直升机,共计34架舰载机。
如果采用攻击和两栖混编方案,则能搭载8架攻击11、14架翼龙1E、13架直20和2架直9C,共计37架舰载机。这种舰载机能力在全球两栖舰中无出其右,无愧于无人机母舰的称号。
美军怎么样也没有想到,中国把两栖舰给玩出了花,甚至可以搭载固定翼无人机,这也意味着,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渡海作战模式。
面对敌方的反舰导弹、坚固岸防工事和严密雷达网,如何以最小代价撕开防线?中国海军新一代076型两栖攻击舰搭载的32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可以说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这种"无人机蜂群+立体登陆"的新模式,不仅颠覆了传统抢滩战术,更可能成为未来跨海作战的胜负手。
2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的搭载量,远超传统舰载直升机配置,标志着两栖作战从"人力密集型"向"智能密集型"的转变。
作战模式革新:
- 先发制人: 攻击-11可在登陆部队出发前24小时完成首波打击,通过持续压制为后续部队开辟安全走廊。
- 饱和攻击: 32架无人机可分批次、多方向发起攻击,形成"蜂群效应",远超传统防空系统拦截能力。
- 察打一体: 每架攻击-11既是攻击平台又是侦察节点,实时回传战场态势,实现"发现即摧毁"。
而选择攻击11作为076的主力舰载机,是因为攻击11是中国独有的大型隐身攻击无人机,无人战斗机(UCAV)是专门作为战斗平台而设计的无人机(UAV),能够携带和施放致命或非致命武器对敌人实施攻击,并具有完成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电子攻击等任务的能力。无人战斗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发展用于执行压制敌方防空火力(SEAD)的X-45 和X-47,到目前发展的能够承担制空、近距空中支援、纵深遮断等任务的攻击机、轰炸机。无人战斗机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廉、隐身性能好、无人员伤亡等优点。
攻击11隐身无人机长10米,翼展14米,攻击-11采用飞翼布局+隐身涂层设计,飞翼式气动布局是一种较好地兼顾了气动和隐身性能的布局形式。飞翼作为翼身融合体结构布局,节省了部分机身和尾翼,减轻了重量、载荷分布均匀、机体内部空间大、有效载荷量大、结构效率高;机身与机翼融为一体,整个机体成为一个升力面,具有升阻比大、升力性能好的气动特性,气动效率高;飞翼飞行稳定,容易操纵,遇到湍流干扰时能自动复原; 机翼机身平滑过渡,隐身性能好。可以说,飞翼式布局是隐身无人机首选的气动布局。
攻击-11无人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身性能很强,整体隐身结构设计堪称完美,由于取消了座舱,飞机的尺寸和重量明显降低,为优化机体的隐身品质和气动性能提供了更大的自由,使飞机可以更合理地布局,雷达反射面积(RCS)可以尽可能地小,包括发动机进气口和尾喷口都做了完美地隐身设计,襟翼和副翼都做了切尖,有效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和红外特征。
与“死神”无人机相比,攻击-11无人机在隐身性能和机动性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它的雷达反射信号特征极小,使得敌方雷达难以发现其踪迹。同时,其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也使其具备了极高的机动性,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灵活应对各种威胁。
以台海为例子,在台海200公里距离的典型作战场景中,其突防概率可达85%以上。这作为全球首款隐身无人战斗机,其可以在隐藏自己的同时发射诱饵弹诱骗敌方雷达,它本质上是一种小型巡航导弹,在弹头部位安装了电子战套件,可以诱骗敌方雷达使其相信大量飞机或导弹正从不同的方向飞来。雷达上看见战机来袭,就会诱使防空系统向这个假目标发射防空导弹,从而暴露敌军位置,而攻击-11就会发射导弹摧毁敌军军事目标。
因此,其实际的穿透制空的能力要远高于85%的概率。
意味着首波打击中至少27架无人机可突破防线,对敌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实施精准打击。
假设攻击-11集群分三波次(10+12+10架)突袭,即便敌方装备爱国者-3防空系统(理论拦截率70%),面对第二波次12架同时来袭目标时,系统火控通道将严重过载,实际拦截率骤降至30%以下。
除此之外,每架攻击-11可携带电子战吊舱,执行以下任务:
- 定位并干扰敌防空雷达信号(如铺路爪雷达)
- 模拟有人机信号诱骗防空火力
- 阻塞敌指挥通信频段
在202X年某次演习中,攻击-11成功使某区域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从15秒延长至4分钟,为后续登陆部队赢得关键时间窗口。
作为攻击型无人机,攻击-11无人机载弹量达到了2吨,而且作战半径2000公里,可以携带8枚精确制导弹药,包括空对地导弹、空对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灵活选择武器配置,相比有人战机,攻击-11可在50米超低空持续盘旋,待目标暴露后立即攻击,打击效率提升3倍以上。
根据大模型的推演,按照传统的抢滩登陆作战模式,可能需要5-7天才可以瘫痪敌军的防御系统,建立好滩头阵地,但是在076的配合下,首先是攻击11蜂群式协同化饱和式打击,瘫痪敌军防御,然后076可以携带陆军的重装坦克抢先建立前线阵地。
阶段1:0-6小时(黄金窗口期)
- 首波打击: 12架攻击-11摧毁60%以上防空雷达
- 电子遮断: 瘫痪敌C4ISR系统
阶段2:6-24小时(战场塑造期)
- 精确拔点: 重点打击指挥所、弹药库、发电站
- 开辟通道: 用温压弹清除雷区,激光标记安全路径
- 无人扫海: 配合无人艇清理水下障碍
阶段3:24-72小时(立体登陆期)
- 无人机护航: 为登陆艇提供实时空中掩护
- 应急支援: 对残余火力点实施"秒级响应"打击
- 后勤保障: 无人机投送急救物资至前线
最终,传统模式下需5-7天建立的滩头阵地,在攻击-11支持下可压缩至72小时内完成师级规模登陆,伤亡率预计下降60%。
可以说,在美军认为,076+攻击-11集群的出现,使得最为复杂的两栖登陆作战'非对称消耗战'成为可能。
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作战思维的质变。在智能无人装备支持下,渡海登岛作战正从惨烈的"抢滩血战"进化为精准的"体系破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