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贵阳贵安卫健系统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健康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为建设健康贵阳、幸福贵阳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百姓保健康,必须要有良好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做保障。2024年7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成立的公卫医养中心(一期)正式开启试运营,在这里,旅居康养、失能、半失能、失智、慢病管理的健康中老年人群,能够得到照护、医疗、慢病管理等专业服务。
市民 雷警生:我们早上起来就吃早餐,然后组织我们到大厅里做活动,剪纸、作画,还可以看电视、唱歌。住进来一个多月了,非常满意,这里比在家里还好。
公卫医养中心地处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坝院区,以院区各科室、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作为强大依靠,入住者随时可以就地由养老状态切换为医疗状态,实现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公卫医养中心对外联络负责人 袁野:因为我们是医院内设置的医养中心,整个就医流程和绿色通道的打通各方面都是非常通畅的,只要有就医需求,不管是门诊、住院还是抢救,我们一定能第一时间做到。
当前,贵阳贵安卫健系统正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动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了解,乌当区充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将乌当区人民医院、乌当区妇幼保健院、乌当区中医医院整合为乌当区医共体总院,并由医共体总院牵头,联合全区5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乡镇卫生院和77个村卫生室共同组建医共体,打破了县域各级医疗机构分散发展的壁垒,形成县域一体,区、乡、村三级联动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乌当区中医院副院长 张悟:患者到村卫生室或者到卫生院或者到我们的总院,他享受的是同质化的一个服务,实施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以后,老百姓就医体验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2024年以来,乌当区医共体门急诊次均费用、药占比持续下降,医保基金支出率、基层医保使用率持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健康惠民举措真正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
患者 胡选坤:从开始生病就选择来这个医院透析,几次在生命危急的时候,都把我抢救过来了,这个医院的医生很好、服务也很好。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下沉,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需要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目前,贵阳贵安在乌当区、息烽县、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建成8个紧密型县域共同体,新增区县三级医院2家,省级示范性中医馆3个,县级中医院1家;2024年,贵阳贵安成功建设了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县域次中心项目的累计数量增至10个。
过去一年,贵阳贵安不断推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抢抓大模型发展机遇,开发出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产品——“39AI全科医生”。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39AI全科医生”从海量的病例中找出规律和特征,帮助医生梳理出疾病的可能性,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治疗方案。
贵阳市第六医院互联网科主治医生 王小兵:对于医生来说,还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地学习,了解新的医学知识,在一些新特药物的使用上,也可以在“39AI全科医生”进行搜索。
“互联网+”场景应用的不断丰富,让“智慧医疗”从云端走向现实,目前,“39AI全科医生”场景已覆盖全市1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提供了40余万次咨询及问诊服务,成为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医学大模型。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晏利平:借助互联网医院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这种转型可以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诊疗服务,缓解大医院的压力。
厚植健康底色,让幸福更有成色。2024年,贵阳贵安增加优质床位800张,新增“15分钟托育服务圈”37个,新增智慧卫生急救站53个,成功建立覆盖市级及区(县)两级的传染病应急分队12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6.43%,全省第一。
一项项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贵阳贵安千方百计提高广大群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贵阳贵安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动能,贵阳贵安还在不断书写增进人民福祉的“健康答卷”。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 郭莉莉:过去一年,我们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推动数字赋能健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5年,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将紧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线,健全医卫体系,抓实改革举措,办好民生实事,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便捷满意的健康服务。
记者/龚钰汇 申雨侹
编辑/何冰雪 责编/陈萌 审核/罗朝一 终审/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