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一天,外交部高级领导干部乔冠华一脸惭愧的来到李克农家中。

看见李克农,性格张扬的乔冠华郑重其事地说道:“李克农同志,对不起,对于昨晚的事情,我得郑重给你道歉,是我喝多了,也得意忘形了。”

昨晚,乔冠华在中央举办的酒会上,“大放厥词”说李克农是“老头子”,说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功劳全被李克农揽去了。

看着态度诚恳的乔冠华,李克农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给予了乔冠华很多的帮助。

至于“老头子”事件,这一切还得从朝鲜战争谈判开始说起。



一、李克农抱病“参战”

1951年7月,随着志愿军在战场上获得一个个胜利,美军已经意识到,光靠军事是很难战胜志愿军的。于是,交战双方长达两年多的谈判,正式开始。

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决定让李克农担任谈判代表团团长。

事实上,此时的李克农病情已经算是很严重了,每天晚上李克农要睡觉,必须要服用相关药物,甚至要注射吗啡。

但为了国家的利益,李克农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在朝鲜谈判工作中,李克农是幕后的指挥者,李克农的副手乔冠华,则负责大部分谈判文件的起草和整理,可以说,为了这场停战谈判,二人都付出很多。

两年的谈判中,病重的李克农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五六个小时,甚至更短。



由于过度劳累,谈判后期,李克农甚至突然晕倒,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立即发电给李克农,并准备让伍修权来接手。

可是李克农拒绝了,李克农指出,现在突然换负责人,对谈判是不利的,很容易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就这样,李克农硬生生挺着身体,坚持到了停战协议的最终签订。

有历史学者分析,李克农之所以年仅63岁就去世,朝鲜两年谈判过度劳累是有着一定关系的。

二、周总理训斥乔冠华

1953年,停战协议签订几个月后,中央举行了一次庆功会。

李克农由于身体不好,没有参加。因此,这次庆功会,乔冠华成为了“主角”。

在大家轮番敬酒下,乔冠华一下子就喝多了。

乔冠华性格本身就张扬,再加上对于李克农工作,并不是很熟悉,一直以来,乔冠华多少和李克农是有些矛盾的,特别是李克农参加了签字仪式,而自己没有,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乔冠华,内心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



于是,在酒精作用下,乔冠华有些胡言乱语道:“我的功劳难道比他小吗?为什么是老头子负责停战签字呢?”

乔冠华话一说完,现场顿时一片安静,周总理走过来,脸色铁青道:“乔冠华同志,是不是喝了点酒,你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老头子也是你能叫的吗?”

周总理的一声呵斥,顿时让乔冠华酒醒了大半。

周总理将乔冠华叫到自己办公室,严厉批评了乔冠华一顿。

周总理指出,李克农不仅在这次朝鲜谈判中立有很大功勋,而且在战争岁月中,李克农同志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功绩,是旁人难以想象的,如此一个功勋卓著的老同志,你乔冠华有什么资格叫人家老头子。



三、李克农一个人堪比一个军

的确,在战争岁月中,李克农是我党当之无愧的特工之王,这是让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都为之钦佩的情报天才。

1929年底,李克农奉命打入国民党大特务徐恩曾的麾下,李克农是潜伏在这个特务组织内部的情报小组组长,他为党和军队提供了很多可靠的情报,可以说,红军能够以少胜多,一次次打败国民党军,李克农提供的情报,发挥出了很重要的作用。

1931年4月,上海特科高级领导人顾顺章叛变,就在周恩来等领导人有生命危险之际,是李克农及时得到情报,让周恩来及时脱险。

大革命时期,李克农领导的情报部门,为红军提供了很多关键性情报。

抗战胜利后,李克农为戳破蒋介石假谈判,真内战提供了可靠证据。

解放战争时期,李克农为淮海战役等三大战役的胜利,提供了诸多精准的情报。

1949年年底,毛主席访问苏联,蒋介石得到情报后,第一时间安排毛人凤展开刺杀行动。



为了暗杀毛主席,毛人凤动用诸多潜伏人员,设计了远距离狙击暗杀、铁路爆炸等诸多暗杀方案,可惜,在李克农的情报工作下,毛人凤一切手段都被瓦解。

如果说戴笠,还算是一个对手的话,那么对于毛人凤,李克农完全是碾压他的。

刺杀毛主席失败后,蒋介石气得大骂毛人凤是废物。

毛主席评价到,没有李克农,也许周恩来等很多中央领导人都可能牺牲,也许历史就改写了。

周恩来评价到,李克农的作用,比一个军还大。

1955年,李克农成为上将中,唯一一个没有带兵打仗过的将军。

试问,如此功勋卓著的老同志,乔冠华怎么敢叫他“老头子”呢?更何况,从资历上说,乔冠华更是比不上李克农。要知道,乔冠华直到1939年,才参加我党。



在周恩来严厉批评下,乔冠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周总理指示到,明天一早必须要去和李克农同志道歉,并写一份检讨。

第二天,乔冠华很早就来到李克农家。

对于这件事,李克农并没有放在心上,李克农告诫乔冠华,外交工作中,有时候张扬一些是好事,可是在革命工作中,低调和谦逊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李克农的宽容让乔冠华非常惭愧。

后来,听说周总理因为这件事要处罚乔冠华,李克农赶紧来到总理办公室劝说。

李克农指出,乔冠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外交天才,是新中国急需的人才,如果处罚了他,对他以后的革命工作是不利的。正是在李克农劝说下,周总理才没有深究这件事。



1962年,李克农去世后,周总理将李克农劝说自己不要处罚乔冠华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乔冠华,乔冠华听后,更是内疚无比,他真正意识到,李克农是一位真正无私的革命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