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内,守护城市安全的“大脑”24小时运转,全年无休。智慧“大脑”的背后,是一群人默默无闻的坚守与付出,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欧阳霄就是其中一员。
1月31日早上8点多,在应急指挥中心,欧阳霄和值班同事早早来到岗位,通过城市安全风险地图实时关注各个重点区域,掌握各个辖区风险防范以及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情况。
欧阳霄介绍,应急指挥中心就像是灾害事故应急处突的“中枢”和“大脑”,负责信息收集、报送和指挥调度。由于应急事件具有突发性、多变性,这也决定了应急指挥中心工作的特殊性。“春节期间,市应急局实行‘五级’值班制度,每班12人在岗,24小时值守。同时,全市应急系统启动模块化应急值守备勤,三分之二人员在位履行值守、检查和备勤职责。”
作为中心值班干部,欧阳霄需要准确把握每一个突发信息的预警性、苗头性、倾向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安全问题容不得任何闪失!”欧阳霄说,在接到突发信息后,值班人员需根据情况进行分类,并快速判断该信息属于哪种性质和层级的突发事件,协调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市)县进行处理,同时跟踪处置进程,形成闭环反馈。
当日11时46分,市应急局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监测发现金牛区青羊北路52-1号等58个污水井、4个雨水井甲烷浓度大于等于3%vol,经研判分析为甲烷聚集预警。于是,欧阳霄和同事们立即依托智慧蓉城“王字形”指挥架构,联动权属单位成都环境投资集团进行了处置。通过监测后台追踪发现,甲烷浓度逐渐降低,避免了该地下空间甲烷持续聚集产生爆炸的风险。
预警监测发现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处置,得益于成都市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搭建起“1+5+2”功能模块,通过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流程,全系统专业干部纳入了模块化应急指挥机制中,在发生一般灾害事故时或启动应急响应前,提前介入加强灾情险情的分析研判、调度指挥;在启动应急响应后,加入各专项指挥部工作组,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进驻城运中心按席位制开展联合指挥,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无缝衔接。
“在岗就要尽责,作为指挥中心值班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干安全工作就是要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处处心中有底’的执行力。”今年是欧阳霄来到应急指挥中心的第三年,此前每年春节都参与值班值守工作。
对于做好城市安全工作,他也有自己的理解,“吃苦耐劳是基本要求,还需要有综合判断能力、协调能力等。指挥中心整个值守团队必须对各项工作均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确保接报灾害事故类突发事件后,精准分析研判、快速核查处置、有力保障支撑,为全市高效有序处置灾害事故类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世芳 图片 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