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晚追光灯下,王菲忽然落泪。

一闪而过的黯然,引发议论纷纷。

黑妮说,这场演出背后,其实藏着一场心碎——

父母双亡,哥哥往生。

王菲从一代天后,成为失怙者。

因此,那句“远去者去了远方,愿他都安心”,不止是歌词,还是她无人接住的叹息。



那一晚,众声喧哗,烟花竞放。

众人听见钟声。

听见天籁。

唯有她自己,听见亲情雪崩的声音。

2

后来便是黑妮直播。

经由她的表述,王菲一系列惨淡的变故,被众人知晓。

她说:“王菲已经是一个孤儿了。”

1998年,母亲夏桂影逝世。

2018年,哥哥王弋离世。

没多久,父亲王佑林也病逝。



除了两个女儿,她在这世间,再无血亲。

她向来不说。

只在悲伤来临时,轻轻歌唱。

《春晚幕后纪实》里提到一个细节:

第四次彩排后,她坐在休息间,听一段昔日的录音。

“她戴着耳机听了近半小时,突然摘下耳机问化妆师要纸巾,整个过程没有说一句话。”



时光赠予她拥有。

也赠与她离别。

在曲终人散的年末,她一袭素白,在光下唱:

“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赠我一场空,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音乐是慈悲的舟,渡过无处安放的魂。

血缘是埋在肉里的弦。

平时不响,但只要触到,就隐隐作疼。



这一晚,她双手合十,祭不再回来的亲人。

这一生,她没了归途。

只剩下岸。

3

王菲是一个传奇。

声音脱俗无垢,为人特立独行。

这与其出身艺术世家不无关系。

父亲王佑林,工程师,极爱古典音乐。

母亲是女高音歌唱家。

王弋曾任北京青年交响乐团指挥。

2010年,王菲在《鲁豫有约》中说,“父亲书房的旧唱片堆得比人还高,他总说'音乐是穿越时空的对话'。”

足见她音乐渊源。



家人对她极为支持。

当年赴港,父母告诉她,你是自由的。

哥哥则双手支持。

在《名人面对面》里,王菲说:“当年离家的行李箱里,哥哥偷偷塞了他三个月的工资。”

王戈一生未婚未育。



他出了家。

50出头,在寺院往生。

彼时父亲尚在人间

因担心白发人送黑发人太过残酷,一直隐瞒着,未曾让父亲知晓。

但没有多久,父亲也走了。



至亲的离世不是暴雨。

是经年的雪,在午夜忽然融化,滴穿骨头。

留在人间的人,一直走不出灵魂的凉意,和时间的空。

她拜佛。

唱《心经》。

习惯双手合十。

以另一种方式,触摸亡亲的余温。



这一边,有男友,有女儿,是滚滚红尘里的羁绊。

那一边,是父母,是兄长,是无法止息的追忆与憾意。

她在夹缝里,凭吊着不再回来的人。

4

岁月赠别离,不可挽。

也不可留。

无数失怙者在阒寂时,向虚空发问:“你说他们看见了吗?”

看见什么?

问题没有宾语,也没有答案。

唯有血缘抽空的洞,一生无法弥补。

贾玲说:“妈妈不在后,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



费翔说:“家里没有人了。”



费玉清说,“父母去世后,我失去了人生的归属。”



掌声弥补不了失落。

名利填不满血缘蛀空的坑。

因为,家没了。

思念再彻骨,泪水再漫漶,至亲也不会回来。

余年末日里,这种沉痛的失去,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黑洞,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张开幽幽之口,将他拖入其中。

你走不出。

也无解。

因为,这是人至中年必然会遇见的宿命。

就如同春晚之后,有人说,不要问王菲为什么哭,如果你和她一样,故旧半凋零,存者头已白,同样会流下眼泪。



还有人说,自己的父母也不在了,孤寡一人,漂泊于世,不知尽头。



有人则感慨,自己即将离去,不知孩子是否伤悲。



软红十丈,众生三千。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病与伤,灾与劫。

尘世“孤儿”的眼泪,流向同一条咸涩的时间之河。

大爱无别。

大悲无声。

王菲在2024年最后的夜晚,将歌声,化为渡船。

让每个自带伤痕的人,借她的慈悲,泅过各自的深渊。

此刻北方落雪,南方起风,香港涨潮。

56岁的王菲唱道:停一停,等一等,别匆匆。

别匆匆,人生大梦一场,一晌梦醒,人散如尘,缘尽似灯灭。

别匆匆,来日并不方长,一别再无归期。

趁此时!

趁当下!

珍惜眼前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