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婆婆,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钱玲声音哽咽,看着病床上昏迷的丈夫,"昨天医生说……如果再找不到病因,可能撑不过这个月。"
赵秀兰轻轻拍了拍儿媳的肩膀,望向窗外杭州料峭的春寒,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让我去查查工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38岁的建筑包工头吴子建已经昏迷了整整一周。没人能想到,这个壮实的男人会突然倒在工地上,更没人能预料到,这背后竟藏着一个惊人的谜团。
01
三月的杭州,料峭春寒中透着几分暖意。天刚蒙蒙亮,工地上的机械声就已此起彼伏。吴子建裹紧外套,拿着工程图纸在施工现场巡查。
这个保障房项目工期紧,压力大,最近又接连出现意外,让他愈发焦虑。
"吴总,您看这批钢筋。"工地主管小张拿着检测报告匆匆赶来,"质量跟订单不符,得赶紧退货重新采购。"
吴子建点点头,正要说话,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摸了摸发涨的太阳穴,最近这种头晕的感觉越来越频繁了。
"您脸色不太好,要不先去休息......"小张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吴子建一头栽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钢筋上,顿时鲜血直流。
"快叫救护车!吴总晕倒了!"工人们惊慌失措地喊道。小张赶紧脱下外套垫在吴子建头下,掏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
送到医院时,吴子建已经完全失去意识。抢救室的红灯亮了整整四个小时,主治医生郑松的眉头始终紧锁。
"初步诊断是多器官衰竭,但具体病因还不明确。"陈医生说,"最近一周他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他说工地上最近不太平。" 钱玲擦着眼泪回忆道,"天天愁得睡不着觉,说有人在背后使坏。昨天晚上他还吐了,我劝他去医院检查,他说工期紧,实在抽不开身......"
赵秀兰看着儿子苍白的脸色,决定亲自去工地看看。工地办公室里一片凌乱,她一眼就注意到儿子办公桌上放着一叠被咖啡泡湿的威胁信。
"吴子建,识相的赶紧滚出杭州,不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歪歪扭扭的字里透着刺骨的恶意。
"这些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到的?"赵秀兰问工地负责人 老陈。
"大概一个月前吧。" 老陈叹了口气,"最近有人一直在针对我们。前天发现水泥被人调包,送检发现是假冒伪劣产品。昨天又有人趁夜色破坏了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差点出大事。"
"那天吴总倒下之前,还有几个工人也说身体不舒服。"一旁的小张补充道,"工地上人心惶惶的。"
赵秀兰皱起眉头:"工人们都是什么症状?"
"头晕、恶心,跟吴总差不多,但没那么严重。小张头晕得厉害,请了两天假。老王说总觉得嘴里发苦,吃什么都没味道。"
02
这时,派出所的林队长带人赶到了工地。警方介入调查后,很快锁定了一个可疑人物:吴子建的竞争对手孙德明。
"孙德明跟吴总有过节。" 老陈摇着头告诉警察,"上个月的政府工程招标,本来是孙德明胜券在握,结果吴总以更低的价格中标。当天孙德明就在工地门口撂下狠话,说要让吴总在杭州混不下去。"
就在警方准备传唤孙德明问话时,工地食堂又传来噩耗:三名工人在吃完午饭后集体出现中毒症状。警方在食堂的调味料中发现了可疑物质,种种迹象都指向这是一起蓄意投毒事件。
"抓住孙德明!"专案组闻讯火速赶往孙德明的办公室。几名警察荷枪实弹,破门而入。可眼前的一幕却让所有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