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日17时,2025春节档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2025大年初五单日票房破10亿,春节档已连续5天单日大盘票房破10亿。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30亿。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目前在豆瓣拥有8.5的评分。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在2019年推出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这部电影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截至2月1日晚,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将超67亿元。如果真的达到这个数字,意味着《哪吒2》将打破《长津湖》保持的57.75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饺子在近期也接受了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的专访,介绍了本片超过五年的创作幕后,从创作理念到特效技术的突破,从制作难度到《哪吒3》的计划,以下我们为大家梳理出饺子导演的一些采访精选。


谈《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

制作时长超出预期:原本以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大概三年能完成,但后面 “刹不住车”,因为团队一直在挑战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比如铁锁链镜头,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海底炼狱,锁链要乱中有序且有摇曳美感,光这一元素从制作到通过就用了一年。

创作难度:《哪吒 2》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 3 倍,特效镜头近 2000 个,主创团队达 4000 余人,故事体量全面升级,艺术创新的难度更大。影片中陈塘关大战一场约 1 分钟的打戏,分镜画了半年,还有 “洪流对战” 这场最难的视效,要呈现两军对战像海浪一样互相翻涌的视觉效果,被制作人员戏称为 “智能的海浪翻涌出东方的美感”。制片人曾想把海妖身上的锁链去掉或换成若隐若现的方式,但饺子坚持锁链对海妖的束缚与影片主题息息相关,不能让步。


特效技术突破:《哪吒 1》受技术所限没实现大规模海水制作,《哪吒 2》中哪吒能 “下海”“开海”“闹海”。电影结尾 “两军对垒” 画面实现视效突破,饺子坚持要做三维立体的战斗画面,像 “两个鸟群的战斗”,视效总监介绍两军交战角色数量达两亿,单个镜头为达效果渲染很多遍,花了约一年半时间。


哪吒突破定心咒的这一画面,真的有上千根针,并且剔骨还肉的碎片分为了600多块。



压力与潜力激发:饺子表示 2019 年《哪吒 1》路演结束就开始闭关创作续集,原本以为大概三年能完成,但实际制作时 “刹不住车”,因为观众对《哪吒 2》期待很高,团队不能糟蹋机会,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所以一直跳起来够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大家凑在一起总能把问题解决。


不依赖外包:制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时曾寄希望于国际团队做重点镜头,但效果不佳,最终靠中国团队打磨实现理想效果。饺子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核心在于作品本身的剧本、故事、角色等,这些不能外包。

回应 “啃老” 三年

饺子表示在自己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站在自己的角度,成为父母后都觉得很难做到母亲对他的那种包容。

关于作品中对哪吒故事的改编

饺子认为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人生经历的映射,因为自己的家庭很和谐,能走上动画道路多亏了父母的支持与包容,所以希望把自己的真实感悟融入作品中,于是在动画中让哪吒的父母对他充满了包容与爱意。


是否后悔选择学药学

饺子称只要选择了就不后悔,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最后成了一名药剂师,去救死扶伤也是很好的选择

对《哪吒 3》的计划

饺子表示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 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不会给作品设定严格时间节点,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创作理念

饺子认为要把每一部作品都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一座高山后会发现不过如此,大家能力提升了,下一部再去挑战新极限。

谈中国动画发展

饺子认为过去 10 年中国动画电影如 “雨后春笋般” 出现是水到渠成,背后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大家对艺术生活需求的增加,让动画人有机会做喜欢的事。

谈创作目标与行业发展

饺子称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开始就设定一个 “完不成”“够不到” 的目标,然后拼命去 “跳”、去 “够”、去 “顶”。踮着脚尖渐渐够到目标,大家的自信会逐渐高涨,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不断提高难度并拼尽全力去完成,对国产动画行业人才储备、产能提高及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国漫” 就是在实现一个又一个 “不可能” 中崛起。还认为创作是一群人的长跑,创新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有众多志同道合的动画人一起奔跑,还有观众的支持,创作中的孤独、焦灼、自我怀疑等就不再是煎熬。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