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兑现了自己在竞选期间的承诺,签署美国总统行政令,以所谓的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加征了10%的关税。外交部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以下四点。

第一,是通过增加中国商品的关税,降低中国对美出口,减少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

第二,是通过提高对华商品关税,保护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尤其是美国本土的钢铁、铝和电子产品制造这些受中国商品影响比较大的产业。

第三,是施压中国,迫使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让中国放弃在半导体、AI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的发展。

第四,是树立自己在美国国内的强硬形象,兑现自己在上台前的竞选承诺,巩固自己的票仓。



在短期内,特朗普加征对华商品关税,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美国带来一些好处,但持续的时间很有限。

因为无论是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还是在这一个任期,中国在全世界供应链之中的地位仍然是无可匹敌的。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实际上都曾经想尝试过扶持印度、越南等国家成为全世界供应链中新的巨头。

但奈何这些国家本身的实力有限,压根就没有扶持上来。



在对中国商品为“刚需”的情况下,特朗普对华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征的这部分关税,就会直接作用到美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的头上。尤其是以从中国进口的初级工业品和半成品为主要原材料的美国公司,承担的成本会更高。

美国制造也许真的会短暂迎来一波发展期,但其成本也必然会水涨船高,愿意买账的消费者有多少,实在是很难讲。所以,特朗普这次对中国加征10%关税,我们实际上也不用过于害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特朗普对华加征10%的关税,只是特朗普政府对外加征关税的其中一部分而已。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特朗普的加征关税名单上。

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本身没有像中国那样的供应链优势,但胜在并不是特朗普的重点着力目标,还是可以通过调整供应链、加强区域合作、寻求替代市场等方式,来规避美国对自己加征关税所带来的影响。



但这些行为,也会或多或少的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最后,会有一大堆的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向美国施压,要求其停止这种单边行为,用其他办法来解决目前的贸易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