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的设计简真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为了让弹舱能装进B61核弹,弹舱盖鼓了两个大包,为了能装进直往1.3米多的F135发动机,小肚子冒了出来,为了能放下起落架,甚至在机翼上打了个补丁,这样的设计,与保型吊舱无异。
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那是设计师们之前根本没有取舍,一股脑的将客户需要的东西并了进去,这对气动力学来说,是一个灾难。
相对来说,歼35就谨慎的多,它严格遵从自己最初的设计思路,通过不断的优化来提高气动性能,严格遵从科学发展观,那些凸面能去的绝不留,能缩的一定缩。
F35自以为它的战斗力的70%以上自来软件,其实,软件带来的战力高比例正是因为损失气动优势的结果,当敌对双方战力在软件、电子元器件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最终定胜负的还是气动,优越的气动外型能为它带来更多的战术。
从技术水平上讲,F35的这些凸起,正是洛马高技术水平的体现,毕竟,搞成这样,仍可自称为第一,只是,洛马消费了这些技术,甚至到了蔑视对手的地步。
歼35在战略上轻视对手,在战术上却不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