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1986年的夏天,一部名为《西游记》的神话剧席卷全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刘江扮演的阎王,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直是童年时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头戴平天冠,身着绣龙袍服,不怒自威的神态,将“阎王”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是从地府中走出的判官,让人心生敬畏。
对于刘江来说,这或许是他演艺生涯中最为成功的角色之一,但也给他带来了接二连三的怪事儿,连科学都没有办法去解释。
这不禁想要人知道,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到底指的是什么?
溶洞拍摄的怪异经历
86 版《西游记》要拍出让人脊背发凉的阎王殿场景,拍摄团队绞尽脑汁,最终专门挑中了一个又暗又幽深的溶洞,就为了营造出逼真的恐怖氛围。
这溶洞里面又冷又潮湿,光线还特别暗,到处都弥漫着一种让人心里发毛的气息,在这儿拍 “阎王殿” 的戏份,恐怖的感觉一下子就拉满了,就连在剧组工作的人,待在里面都忍不住打寒颤。
就在这个神秘的溶洞里,扮演阎王的刘江经历了一连串特别离奇的事儿,拍戏的时候,他老是感觉背后有个影子 “嗖” 地一下闪过,每次他赶紧回头看,却啥都看不到。
拍摄一群鬼围着阎王那场戏时,刘江惊觉,现场演 “小鬼” 的人数竟比演员表里记录的多出了好几个。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这些莫名多出来的 “小鬼”,面色惨白如纸,神情木然,走路摇摇晃晃,仿佛被抽去了灵魂,和旁边认真演戏的演员比起来,简直就像来自两个世界。
他们演得那叫一个逼真,可逼真得让人心里直发毛,就好像他们真的是从地府跑出来的鬼魂。
随着导演一声 “停”,刘江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凑近好好瞧瞧这些古怪的 “小鬼”,而眼前的景象让他头皮发麻,刚刚还在的 “小鬼” 全都消失不见,好像他们只是一场幻觉,从未真实存在过。
刘江去翻演员名单,又问了剧组里的所有人,愣是一点儿关于这些 “小鬼” 的信息都打听不到,这件事到现在都没人能解释清楚,成了剧组里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这些古怪的经历,可把刘江折腾得不轻,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还老是做噩梦,梦里全是那个又黑又冷的溶洞,还有那些看着就吓人的小鬼。
大白天的时候,他也常常觉得后背发凉,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虽然他嘴上一直说不信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可心里还是忍不住犯嘀咕。
刘江心里直发怵,实在没辙,只能一趟趟往寺庙跑,又是烧香又是拜佛,就盼着能求个心安,谁知道这事儿还没完,紧接着又出了一件更让人惊掉下巴的事。
那天,剧组像往常一样准备开拍,刘江在化妆间等着化妆,一转头他惊得瞪大了眼睛,化妆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花环,透着说不出的诡异,吓得他心里直发毛。
这个花环是用一些不认识的花草编的,闻起来有股奇怪的香味,可这香味不但没让人觉得好闻,反而让人感觉阴森森的。
刘江心里特别纳闷,怎怎么也想不通它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他赶忙向周围工作人员打听,结果大家都一脸茫然,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情。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刘江开始了当天的拍摄,可谁能想到,在拍摄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不受控制了,动作变得特别僵硬,表情也变得很奇怪,和之前排练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他就好像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操控着,做出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做的动作,说出一些自己根本不想说的话,这种感觉可把他吓坏了,却怎么也挣脱不了。
等拍摄结束,刘江赶紧把那个花环扔了,神奇的是那种奇怪的感觉马上就消失了,他把这件事告诉剧组的同事,可大家都不相信他,觉得他肯定是压力太大看花眼了。
但刘江心里清楚,自己当时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绝对不是胡思乱想。
三次抗癌,笑对人生
刘江演的 “阎王” 让大家都记住了他,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可谁能想到,命运却突然给了他重重一击,《西游记》播出没多久,他就被查出得了胃癌。
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刘江和他的家人都被打懵了,心里难受得不行,在那个时候,得了癌症就跟被判了死刑差不多,感觉刘江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
要是一般人遇到这种事,可能早就放弃了,可刘江偏不,他特别坚强,一点都不向命运低头,就算被病痛折磨,他也总是乐呵呵的,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跟病魔拼得很起劲儿。
刘江在医院,没把自己的虚弱当回事,天天和病友们谈天说地,大家彼此扶持,在病痛中互相打气,一起寻找生活的希望 。
后来刘江做了手术,身体里的肿瘤被顺利摘除,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好起来,经历这场生死考验后,刘江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感悟。
他开始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以前老抽烟,现在成功戒掉了,酒也喝得少了,他特别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尽情享受生活,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珍惜得不得了。
本以为刘江这下能安稳过日子了,可命运好像还不想放过他,2013 年,他又被查出得了前列腺癌。
不过这一次,刘江没像第一次那样慌了神,他特别淡定,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还鼓励自己和家人要坚强,他积极配合治疗,每天都给自己打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又得到了控制。
刘江想着这下终于能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了,可命运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2015 年,他又被诊断出患有肝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和癌症作斗争了,每一次都像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经历了这么多次癌症的折磨,刘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抗癌英雄,别人都夸他勇敢,可刘江却特别谦虚,他说:“我就是做了我该做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派专业户”的诞生
刘江的演员之路,那可真是充满坎坷,一路走来困难重重,他出生在 1925 年,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到处都乱糟糟的,他的童年就在贫困和战乱里度过,日子过得特别苦。
13 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他只能退学,去了哈尔滨的汽车工厂当小工,小小年纪就要干重活,已经够辛苦的了,还经常被日本工头骂,刘江早早地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
工厂裁员的消息传来,刘江不幸丢了工作,好在一番奔波后,他在哈尔滨邮局当上了邮差,生活的压力沉甸甸的,可即便如此,他对艺术的热爱始终如初,从未被生活的艰难磨灭。
41年刘江加入业余实验剧团,从最不起眼的杂事做起,但梦想的火焰一直在他心中燃烧,他学习表演技巧时格外刻苦,每一个能提升自己的机会,他都视若珍宝,全力以赴去争取 。
有一次,剧团里有个演小混混的角色没人演,刘江就阴差阳错地顶上了,没想到他演得特别好,观众特别喜欢,这可把刘江高兴坏了,也让他对演戏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46年哈尔滨迎来解放,刘江没多想立刻报名参了军,随后被安排到松江军区的文工团,这可把他高兴坏了,又能站在心爱的舞台上尽情表演了。
在文工团里,刘江的表现特别出色,他演戏特别生动,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也很准确,很快就有了点小名气,尤其是他演的那些反派角色,观众们看了都印象深刻。
1952 年,刘江本来有机会当文化科长,可他拒绝了,他觉得自己除了演戏,干别的不太在行,还是更喜欢在舞台上表演,后来,他被分到了中南部队的艺术剧院,继续从事演艺工作。
在武汉,刘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反派角色,地主的可恶、资本家的狡猾、敌军将领的凶狠、汉奸的卖国嘴脸,都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成了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 “坏蛋王”。
各类反面角色经刘江之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将角色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源于他对角色深刻的理解,也正因如此,观众都觉得他天生就是演坏蛋的料。
到了 80 年代,杨洁导演开始筹备拍摄电视剧《西游记》,这可是大家都熟悉的古典名著,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阎王” 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需要演员有很强的气场,演技也得特别精湛。
不少演员都觉得演 “阎王” 难度太大,纷纷打了退堂鼓,可刘江却不一样,他主动请缨,说自己想挑战这个角色,杨洁导演第一次见到刘江眼前一亮,心想这就是自己脑海里的 “阎王” 。
刘江的长相、气质和这个角色太贴合了,最后他成功塑造了那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经典 “阎王爷”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