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了快五年的特斯拉廉价车型Model Q,大概率要在今年发售了。
近期,有博主在特斯拉的德州超级工厂上航拍,发现了配有方向盘的Cybercab。
▲ 图源:X
从外观来看,这款Cybercab 与早期版本差异不大,但内部新增的方向盘,还是引发了车友们的无限遐想。
一种猜想是,特斯拉可能正在用方向盘来测试车辆,以提高自动驾驶技术在多种情境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毕竟目前的技术离“完全放手”还有点远;
▲ 图源:X
而更可能的解释是,这款车型或许就是传闻中的平价车型Model Q。毕竟Model Q和Cybercab由同一个平台打磨出来,前者是后者配有方向盘的版本,这也太合理了!
更有甚者猜测,如果短时间内FSD实现不了无监督的全自动无人驾驶,那马斯克就会把Cybercab当成Model Q来卖,所以Model Q可能就是有方向盘、有踏板的Cybercab。
听着像天方夜谭,实际上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Model Q的故事已经讲了好几年了,大家都听腻了,但特斯拉此前已多次反复表示过正在开发更加实惠的廉价车型,而且在去年四季度的德银投资者会议上,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Travis Axelrod干脆直接明牌: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名为“Model Q”(暂定)的新车型,补贴后定价将低于3万美元,也就是传说中的2.5万美元车型,而在中国国产后可能售价仅14万元!
▲ 图注:Model Q渲染图
这你受得了吗?
入门级特斯拉
城市通勤利器!
尽管特斯拉的车型多年来一直被吐槽“丑”、“像个大鼠标”,但在特斯拉粉丝的眼中,这种极具辨识度的造型反而是一种优点,兼具科技感和运动感。
美国特斯拉的外观设计的相关人士爆料,特斯拉开发Model Q已久,其生产架构和Cybercab是一个平台,前脸和侧身线条、尾门跟Cybercab同步。不一样的点是Model Q是2排5座的,是一个紧凑型的SUV。
从现在释出的谍照来看,Model Q前脸是封闭式设计,大灯组造型锐利,内部双L造型的光源,格栅两边的横向熏黑设计,给整车增添了几分神秘深邃的气质。
▲ 图注:Model Q渲染图
侧身线条流畅顺滑,车身筋条若隐若现,配合隐藏式门把手,不仅降低风阻,还让整车侧面显得简洁大方。车尾的分体式尾灯设计独具一格,小尾翼运动感拉满。
总的来说,Model Q的外观既有Cybercab的未来感,也比较实用接地气。
Model Q尺寸会比Model 3小15%,整车重量也轻30%,车身长度约3.988米,为城市穿梭量身打造!
▲ 图注:Model Q渲染图
同时它的电池包也小了15%,动力系统预计会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提供53kWh和75kWh两种容量版本,分别对应后驱和四驱车型,不同配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续航表现也相当不错,两种版本纯电续航里程分别能达到402km和500km,日常通勤、城市代步都非常香,不用为电量焦虑。
智能驾驶一直是特斯拉的强项,Model Q大概率会搭载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通过全车多个高精度摄像头组成的视觉网络,结合先进算法,能实现自动变道、智能超车、精准停车等一系列复杂操作。
尽管国内外路况差异大,但若明年FSD能在国内落地,那么对特斯拉的销量来说,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利好。
▲ 图注:Model Q渲染图
14万起售
市场冲击力炸裂!
说了这么多,Model Q最大的卖点其实还是价格。毕竟14万的价格就能圆特斯拉梦,这对车主们的诱惑是致命的!
和自家的Model Y焕新版对比一下,就能看出Model Q的价格策略有多“狠”。
Model Y焕新版凭借品牌影响力、空间优势和技术配置,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价格相对较高。而Model Q作为入门级车型,目标瞄准的是更广泛的大众消费市场。
特斯拉上海工厂在成本控制上立下了汗马功劳,高达95%以上的国产化率,让本土供应链深度整合,采购成本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整车轻量化设计也很关键,相比Model 3,车长缩短15%,重量减轻30%,材料使用减少,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再加上新一代生产平台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低的优势,Model Q才有底气喊出14万的起售价。
这个价格对市场的冲击力可不小。在14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产车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比亚迪海豚、大众ID.3等车型都有不少忠实用户。
但Model Q一来,凭借特斯拉的品牌光环、领先技术和诱人价格,很可能会抢走不少潜在客户,给竞品车型带来巨大压力,让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 图注:Model Q渲染图
所以,不少车评人断言,Model Q会把合资油车卷到怀疑人生,让特斯拉直接屠榜全球电动车市场排行榜!
Model Q会否成为
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鲶鱼?
如果Model Q能顺利发售发售,那国内新能源市场必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汽车界的“扛把子”,品牌影响力早已根深蒂固,代表着高端、科技与创新。Model Q 的低价入市,让更多消费者得以拥抱“特斯拉”背后的魅力,那些原本因预算受限对特斯拉望而却步的消费者,看到了希望。
这无疑会分流大批国产品牌的潜在客户,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追求品牌与科技感的他们,大概率会倒向 Model Q,国产品牌构建品牌忠诚度的难度增大。
市场份额的争夺也将进入白热化。当下,10 - 15 万价格段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车企们苦心经营多年。
Model Q 闯入,凭借技术、品牌、价格等多方面优势,迅速吞占市场份额。
不过,Model Q的到来也不全是坏事。它会倒逼国产品牌加速技术升级,加大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时,随着Model Q销量的增加,对充电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将推动整个行业加快充电设施的建设,改善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本文首发于 公关头 条(ID:PR_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