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给新年添加了不少的喜气。

可是这红包里,是真金白银,马虎不得。

作家萧伯纳说过:“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给红包,本是一份关爱,但稍有不慎,会引发大家的不满情绪,导致过年也不开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给自己制定一套随礼的规矩,在兄弟姐妹交往的时候,用起来,那就会让大家都满意,大家庭也和和美美。



01

第一,给父母随礼,尽己所能,不对比。

今年,我赚了几十万,给母亲买了金项链;他赚了几万块钱,给父亲买了鞋子;她打工,赚不到什么钱,没有给父母买东西。

兄弟姐妹的经济实力,是不会一样的。一整年的收入累计起来,区别很大。

但是孝道是每个人都要的。如果每个人都尽己所能,那就足够了。

若父母不是很困难,那么富有的儿女给一千元,和穷儿女给一百元,孝道是一样分量的。

到了过年,兄弟姐妹聚集在父母家,喝酒聊天。如果提到给父母随礼多少,一定要谨慎,不要认为自己给多了,就非要兄弟们参照;也不要因为自己给少了,非要填补起来。

最好是,大家不要透露自己给了父母多少礼物礼金,也叮嘱父母,不要对比礼物的价格,不要在人多的时候,透露礼物的情况。

父母老了,对儿女的孝心,照单全收,糊涂就是快乐。

02

第二,富者向穷者随礼,真心帮助,不图报。

作为70后,我小时候住在湘南的山沟里,父母靠种地为生,非常穷困。

过年之前,家里安排了年猪。母亲拿着一块肉,让我送到几里地之外的堂叔家去。

在我离开堂叔家的时候,堂叔给我一个红包。

回到家,我把红包给母亲。长期以来,父母教导我们:“红包及时给父母,可以用来做学费。”

母亲小声地说:“堂叔怎么就给了二十块钱呢?”

当年,猪肉一块钱一斤。我送去的肉,大概七八斤。堂叔给的红包,远远比猪肉更“贵”。

以此推断,堂叔知道我们家,凑学费很难,故意给过年的大红包,表示帮助。

当我长大之后,对于堂叔的做法就更加确定和理解了。

在借钱、投资上,“亲兄弟,明算账”。在随礼方面,最好是一笔人情账。

富有的人,用随礼的方式,帮助穷一点的兄弟姐妹度过难关,这是一份真情。至于以后有没有回报,那也不计较了。

家人之间,吃亏是福。兄弟姐妹互帮互助,也是给子孙做榜样,引领好家风。



03

第三,向侄儿侄女随礼,当面给出,不隐瞒。

你有没有发现,当今很多的孩子,到过年能够拿到几千元的红包。

如果大人不管理这些红包,那么孩子拿到钱,就去买手机,玩具,甚至给游戏充值——红包,滋养了孩子的错误。

邻居张叔的孙子,过年的红包藏起来。在上学的时候,买了旧手机,躲在被窝里玩,真的愁煞人。

看到孙子成绩一落千丈,张叔对给红包的“小弟弟”,居然心怀恨意。

是的,钱多了也会误事。兄弟姐妹们,不要麻痹大意。

过年给孩子随礼,一定要当着大家的面。这样,对于红包的管理,大家都心中有数,避免了孩子藏钱的情况。

如果孩子单独来拜年,大人没有在身边。那么你给孩子红包之后,要发信息,或者打电话,告诉孩子的父母,这不是计较,而是“管教”。

当然,你家若有孩子,在过年的时候,常常问一问,得到多少红包。同时制定红包管理办法,给孩子留起来,长大之后再花,或者用来做学费等。千万不要听之任之。

04

第四,串门送礼回礼,注重实用,不浪费。

在我的老家,有这样的说法:“过年去拜年,是不能空手回家的。一旦空手,意味着一整年都空空如也,不吉利。”

回礼,自然就变成了一种习俗。

一般情况,回礼是面条,寓意“长命百岁,健健康康”;糍粑,带来“年味”。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家庭也会准备包装的零食。

至于送礼,一般是包装的食品。反正不能空手去。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礼物不要“假大空”,要实用。

比方说,包装特别大,但是里面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这样的礼物,纯粹是浪费钱;明知某个兄弟不吃牛奶,你送一箱牛奶,这也是不对的。

送礼,要投其所好,还寓意吉祥,又在日常用得着。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是血汗钱。哪能给不良商家赚取了呢?如果你不知道买什么好,直接给红包,一分都不浪费,也是对的。



05

过年了,压岁钱、小礼物、食品、衣服等,都可以算是“礼”。

既然是“礼”,就要体现文明、道德、吉祥的寓意,千万不要随意了。

过年了,一家人团圆,小家庭之间互相走动,是增进感情,促进和谐的过程。期间的随礼,就是感情上的锦上添花。

随礼,要与时俱进,因人而异,达到帮助人的效果。

随礼,就是客套,把喜气洋洋的氛围提升上去。

随礼,体现尊老爱幼,把好家风传递开来。

随礼,数量多少是其次,情义无价最重要。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