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中国农历蛇年到来之际,丰富多彩的春节庆祝活动在全球各地举办,多国民众在了解中国春节文化的同时,享受迎接新春佳节的欢乐。
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毛利会堂,2月1日举办的新西兰多元族裔喜迎欢乐春节大型文艺演出聚集了来自30多个不同族裔的表演者,集中呈现了各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多样性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吸引近千人观看。活动上,新西兰财政部长妮古拉·威利斯向观众致以新年祝福:“2025年是蛇年,蛇象征着毅力、和谐、智慧与内在力量。”
在澳大利亚悉尼,第四届澳中春晚1月31日在悉尼市政厅举行。晚会上,歌曲、舞蹈、民乐、太极、小品等节目精彩纷呈,生动展现了春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澳中春晚总导演索江表示,今年的澳中春晚主要以“灵蛇跃彩”为灵感,寓意着智慧与变革,这不仅是对新的一年——农历蛇年的美好祝愿,更是对澳中关系不断迈向新高度的期许。
今年,伦敦卡姆登集市首次举办了中国春节庆典活动。喜庆的春节灯饰高高悬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中式点心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人群中,偶尔可见汉服衣袂翩然掠过,许多人手中还拿着红色的灯笼和“福”字。在庆典活动上,当地市民珍妮·米尔沃德一边喊着“碰”,一边开心地将麻将桌上的“南风”牌收到面前。她不仅自己打得得心应手,还不时给身边的新手讲解规则。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由当地华侨华人学生自编自导的新春联欢会1月31日在布加勒斯特国际学校举行。联欢会上,学生们通过歌舞、钢琴演奏等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还设置了茶艺、折纸、套圈、踢毽子等互动体验环节。通过参与这些趣味游戏以及写福字、做灯笼等传统手工艺活动,当地学生感受到中国春节的喜庆,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奥马尔公园举办的华侨华人欢乐春节庙会上,游客既能体验舞龙舞狮、美食品尝、手工艺品展示等,还能欣赏巴拿马知名艺人登台表演。巴拿马青年歌手莱萨·梅迪纳表示,这场庙会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巴拿马约10%的人口与中国人有血缘关系,而我的曾祖父就是华人。能够在春节庆典上展示自己的家族渊源,这是我的荣幸。”
春节期间,突尼斯东方知识书店举行了春节相关文化活动,参与者通过观看视频短片、有奖问答、写福字等活动了解中国春节常识并亲身体会中国年味。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中文专业学生兴致勃勃地演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中文歌曲。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国中央芭蕾舞团贺岁舞剧《过年》1月29日在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首演。这一舞剧改编自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为背景,赋予了西方家喻户晓的“胡桃夹子”浪漫唯美的中国神韵,在芭蕾的舞台上生动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俗风情长卷。当“十二生肖舞”“春联舞”“丝绸舞”“糖葫芦舞”“瓷器舞”等轮番登场时,现场2300余名观众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共同品味芭蕾里的中国年味儿。
2025年“拥抱春天”春节联欢晚会1月26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晚会以“蛇舞新春”为主题,少林寺文化中心表演了《灵蛇献瑞》,休斯敦民乐团演奏了《欢乐丰收》,休斯敦的艺术社团还献上《霓裳羽衣舞》《长安狂想曲》等国风融合表演以及热舞串烧《蛇舞飞扬》。晚会在歌手与观众互动合唱《常回家看看》中达到高潮,观众纷纷点亮手机灯光,享受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欢乐。
在位于泰国中部大城府的中泰高铁项目4-3标段,中国建筑中泰高铁项目部组织中泰员工一起写福字、贴春联、包饺子,并举办文艺汇演等新春联欢活动。泰籍员工杰占·赛深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己和中国同事相处很融洽,用“中泰一家亲”这句话形容很贴切,希望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