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持续近两个月的印度政府大选终于正式宣告结束。印度总理莫迪所代表的印度人民党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拿下了240个印度人民院的代表席位。
虽然在此次大选当中获得最终胜利,但此次印度人民党获取的胜利成果却并不如往届大选那般喜人。相较于上届大选的成果,印度人民党此次获取的席位足足少了一百余席。但如今连印度人民院的半数席位都无法得到,想要达到组建政府都需要找到盟友。
此次大选几乎宣告着莫迪在自己的下一个任期当中,已经很难在印度政府内部做到说一不二。印度总统在对我国政府进行表态时,也没有继续表现出原先那样的“硬气”。
印度政府大选结束,莫迪残胜收尾
此次印度大选当中,印度总理莫迪所代表的印度人民党虽然再次获胜。但在此次大选当中的战果,却要比往届大选寒酸不少。
在此次大选当中,印度人民党在印度人民院中得到的代表席位只有区区的240席。这个数字在莫迪当政后的印度人民院大选当中,称得上是难以想象的“惨败”。
在印度国内想要组建政府,就必须保证能够得到印度人民院当中超过半数的代表席位。而目前印度议员半数席位的数字,是273席。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如果无法找到能够帮助自己凑足半数席位的盟友,那么印度人民党连组建政府这一基本要求都无法达到。
这样的景象在莫迪本届任期之前的执政过程当中,都是无法想象的。在莫迪的前几届任期当中,印度人民党获得的席位几乎都超过了300席,可以说在莫迪执政的前几届印度人民院中,几乎称得上是印度人民党的“一言堂”。
在此次大选正式开始之前,众多印度媒体在事前预测当中,都普遍认为莫迪所代表的的印度人民党至少能够拿到三分之二的印度人民院代表席位。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但印度人民党不仅没能达到印度媒体的事前预估,甚至连印度人民院的半数席位都没有拿到。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印度政府再想要修订宪法等法律,难度将会比现在更高。
莫迪所代表的党派在此次大选当中的险胜,也象征着印度国内人民对于莫迪执政的成果已经产生了些许的不满。
从大选前仔细提出自己代表的党派将会在此次大选当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再到如今党派竟然没能得到超过半数的席位。这就已经代表着印度人民希望其他印度政府的在野党派能够在国内得到更多的话语权,以此来对莫迪和他带领的党派进行一定的限制。
毕竟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近年来的和我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
莫迪继续与我国竞争,印度总统却并没有继续强硬
印度政府一直都对我国的领土垂涎不已。为了侵占我国国土,印度政府多次对跨越中印边境,对我国的边防部队进行挑衅。
自上世纪解放军大兵压境到印度首都之后,印度政府并未因为这次教训放弃对我国领土的觊觎。但当印度政府再次悍然派兵跨过中印两国边境之后,印度军队还是被我国的边防战士驱赶出了我国领土。
眼看对于我国领土的侵占难以成功,印度政府便开始考虑对从商业贸易领域赶超我国。因此在印度总理莫迪的谋划下,印度政府开始在制造业上下起了功夫。
按照莫迪的想法,印度政府应当对乙烯类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实现印度在乙烯类产品领域的突破。
在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之后,印度政府紧接着就要考虑如何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当印度彻底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大国以后,应对可以是在制造业对于中国的反超。
莫迪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无疑是想要继续和我国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只要能够在某个领域实现对于我国的反超,印度就可以进行“由点到面”的全方位突破。
但莫迪无疑对于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太过于自信。中国本就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有大部分产品都出自于我国。
想要在制造业领域赶超我国,这对于印度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第一强国,我国有着丰富的经验与陷阱的技术,这都是印度政府难以逾越的鸿沟。
因此虽然莫迪仍然想要和我国进行竞争,甚至于是反超我国。但印度国内已经有不少势力想要和我国之间达成和解,并且重新恢复两国之间的关系。
当莫迪在此次大选取得胜利之后,印度总统就公开向我国进行表态。希望我国和印度之间即使存在彼此竞争,但仍然希望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弥补和发展。
印度总统的表态无疑是对莫迪想要和西方加深联系的“背刺”。莫迪一直都期望印度能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挂钩,与中国之间展开对抗。
但随着印度总统的公开表态,便已经意味着莫迪失去了对于印度政府的完全掌控。印度政府内部已经开始希望和我国和解,而不是继续展开激烈对抗。
我国政府再次派出驻印度大使,就已经是向印度传递出希望能够恢复合作关系的信号。印度政府也提出了缓解两国边境矛盾,这也意味着印度政府内部已经产生了希望和我国进行合作的势力。
印度政府此次想要与我国和解,确实表现出了印度看清了目前中印两国之间的羁绊与练习的重要性。但想要和我国恢复原先的外交与合作关系,仍然需要印度政府拿出足够的诚意。如果印度政府仍然选择联合西方国家抗击中国,我国政府必然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