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鲁中晨报报道,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舞台之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一番演讲,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她在发言期间,足足14次提及“中国”,着重强调要借助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的契机,大力深化双边关系,共同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这一极为不寻常的举动,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与特朗普上台之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紧密相连。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之后,行事风格与他的第一任期如出一辙,甚至在对待盟友的态度上,显得更为决绝。特朗普公开抨击欧盟监管机构针对苹果、Meta以及谷歌等美国科技公司展开的调查行为,直言“我们对欧盟有一些非常大的不满”。在此之前,他还放话,要对欧盟征收高额关税。在格陵兰岛问题上,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尽显无遗。丹麦首相亲自打电话与他沟通,却被传通话结束后“哭了”。

因为特朗普根本不打算谈判,丹麦面临着要么乖乖听话,要么遭受美国怒火的艰难抉择,并且无论最终结果怎样,美国都铁定要减少与丹麦的安全合作。丹麦作为欧盟成员国中,一直积极配合美国的“小弟”,在之前美国情报机构监听欧洲主要领导人的行动中,丹麦情报机构还提供了协助;在俄乌冲突期间,丹麦同样表现得十分积极,将淘汰的F - 16战斗机都提供给了乌克兰。即便如此,丹麦仍难逃美国的打压,这怎能不让其他欧盟国家感到担忧和恐惧。



特朗普(资料图)

冯德莱恩在演讲中如此频繁地提及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利益层面来看,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高额关税,这无疑是悬在欧盟经济头顶的一把利剑。欧盟与美国在经济上的联系向来紧密,可特朗普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让欧盟彻底清醒过来,认识到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美国身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规模堪称庞大,消费潜力更是难以估量。

回顾2024年,中欧贸易额一路攀升,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众多领域,双方的合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欧盟的汽车、机械等高端产品,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着稳定的需求;而中国的电子产品、服装等物美价廉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欧盟市场。倘若欧盟能够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就能为自身产品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巨大压力。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欧盟迫切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战略平衡。长期以来,欧盟在外交事务方面深受美国的影响,可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让欧盟深刻意识到,必须增强自身的独立性。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关键问题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朗普(资料图)

欧盟与中国加强合作,不仅能够在国际事务中提升自身的话语权,还能摆脱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局面。就拿国际气候谈判来说,中欧合作能够有力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大幅提升双方在环保领域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还能对美国形成一定的制衡,促使美国在相关问题上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

此外,欧盟内部也存在着强烈的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呼声。欧洲众多企业对中国市场满怀期待,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态势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欧洲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德国的汽车企业在中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宝马、奔驰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持续增长;法国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同样表现出色,销售额一路攀升。这些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迫切希望欧盟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冯德莱恩身为欧盟委员会主席,自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企业的诉求,以此来维护欧盟内部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不过,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并非一片坦途。此前,冯德莱恩曾提出“去风险化”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欧之间出现贸易摩擦。就拿电动汽车关税问题来说,欧盟无视中国的反对,坚持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尽管双方已经进行了多次谈判,但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如今,面对特朗普的强大压力,欧盟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中欧关系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

对于中国而言,在与欧盟展开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我们热烈欢迎欧盟加强合作的意愿,在符合双方利益的领域,比如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推进合作项目。中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拥有众多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欧盟在相关技术应用和市场推广方面有着成熟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双方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全球绿色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时刻警惕欧盟可能出现的反复。毕竟欧盟内部各方利益诉求错综复杂,在与美国关系等关键问题上,很可能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在谈判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自身利益,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确保合作能够真正让双方都从中受益。



特朗普(资料图)

从更为宏观的国际格局视角来看,特朗普对欧盟的强硬态度,以及冯德莱恩对中国释放出的合作信号,深刻反映出当前国际秩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欧美同盟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国都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对外政策。

总的来说,冯德莱恩14次喊话“中国”,是欧盟在面对特朗普政策压力之下做出的一次重要战略调整。这一举动不仅会深刻影响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还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各方都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方向大步迈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