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今年是济宁市泗水县泉乡义工协会成立后的第三年,作为会长的刘传涛和队员们,还是选择在除夕夜坚守在岗位上。
在1月28日除夕当晚,刘传涛和队员们忙碌了一整晚,他们负责了当地一个新春庙会的安保工作。因为除夕夜外出游玩人群较多,为了保障大家安全过节,刘传涛和队员们在现场开展了执勤值班活动,为大家提供应急安全保障。
泗水县泉乡义工协会成立于2022年5月,分为志愿服务队和应急救援队,其中志愿服务队登记注册志愿者366人,应急救援队登记志愿者150余人,总计500多人。“志愿服务队成员的年龄是16岁以上的大学生志愿者、泉乡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全部都是55岁以下,18岁以上的队员,综合平均年龄33周岁。”刘传涛说道。
一到春节,这支义工队伍就变得忙碌起来。刘传涛说,春节前,他们的爱心活动就已经安排得非常紧凑,有新春走基层,慰问村里的老人等活动,还有“无偿献血、拯救生命”等活动。 “我们每天早上9点开始走访老人,往往要忙到凌晨2点。”
提着买好的油、面等物品,从1月21日开始,刘传涛和泗水县泉乡义工协会的队员们以及爱心人士们每天都会赶往不同村子,为需要的村民送上一份温暖的春节礼物。每一次走访,刘传涛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核实老人的信息、提前告知村民……因为连续多天在一线“作战”,他的嗓子已经变得嘶哑。
“我就是愿意为大家做点事。”刘传涛说。
2008年,21岁的刘传涛还在读书,当时的他看到了汶川地震的消息。和老师商量后,他与同学在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心捐款。也正是这次的爱心举动,开启了他的志愿服务之路。
长期的志愿服务让刘传涛积累了许多经验。“2019年,我回家乡工作后,担任了村里历史文化民俗博物馆的馆长,逢年过节,这个博物馆会给村民发放慰问品。”刘传涛称,后来,随着成员的增多,他们就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创办了泗水县泉乡义工协会。
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刘传涛还在坚持着走下去,他说,他要和团队一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