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调集超过3500名士兵,配备装甲车辆120余辆,在凌晨时分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实施突袭。
乌军动用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在内的远程火力打击系统,对俄军前沿阵地实施持续打击。在突袭初期,乌军重点打击俄军雷达站、通信中心等指挥控制设施,造成俄军前线指挥体系一度中断。通过电子对抗手段,乌军还成功干扰俄军无人机侦察系统,为地面部队的突进创造有利条件。
参与行动的乌军部队此前在英国等北约国家接受为期数月的专业训练,尤其在夜间作战、电子对抗等领域形成较强战斗力。同时,乌军还首次在战役层面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指挥系统,提高指挥决策效率。
面对乌军的突袭行动,俄罗斯紧急召开安全会议。会议持续4小时,重点讨论应对措施。普京在会后发表声明,明确指出此次突袭严重威胁俄罗斯领土完整,要求军方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进行反制。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随后表示,俄方已经启动战时应急预案,调集战略预备队投入战斗。
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库尔斯克州遭遇突袭后,俄军迅速调整部署,在48小时内完成防御体系重构。俄军采取纵深防御战术,在前沿阵地部署轻型机动部队,在纵深地带构建火力网,形成多层次打击体系。同时,俄军还在战区部署"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有效拦截乌军的多次火箭弹袭击。
乌军此次突袭虽然在初期取得一定进展,但随着俄军快速反应和有效反制,突袭势头已经受到遏制。乌军在突袭行动中损失装甲车辆47辆,伤亡人员超过200人。目前,俄军已经控制战场主动权,正在对乌军突入的部队实施合围打击。
为应对乌军突袭,俄军已紧急调集9个旅的兵力投入战场。这些部队包括第76空降突击师、第7空降突击师、第336独立近卫海军陆战旅等精锐力量,这些部队正在分批抵达战区,预计72小时内可完成全部战力部署。
此次调集的部队总兵力达15000人,其中包括2000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海军陆战队员,3000名可快速空降投送的空降兵,以及配备重型装甲的机械化步兵部队。部队携带包括T-90M主战坦克在内的各型坦克200余辆,BMP-3步兵战车300余辆,以及2S19"矢盾"自行火炮系统等重型火力装备。
俄军此次调动的部队还包括专业的电子战部队,这支电子战部队配备最新型号的"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可以有效干扰北约提供给乌克兰的卫星导航系统,降低其精确打击能力。同时,部队还携带"地平线-3"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可实现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协同。
在防空系统配置上,驰援部队装备S-400防空导弹系统4套,"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6套,构建起覆盖半径达400公里的防空网络。此外,部队还配备"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射程可达500公里,具备对敌方指挥所、军事设施等战略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
随着驰援部队陆续到位,俄军采取"外松内紧"的作战策略,在外围设置机动部队牵制乌军,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乌军主力实施合围。
俄军出动苏-34战斗轰炸机40余架次,对乌军阵地实施精确轰炸。据统计,仅3月9日当天,俄军就投放包括KAB-500L激光制导炸弹在内的各类航空炸弹超过200枚,摧毁乌军装甲车辆15辆,火炮阵地8处。
俄军布署的2S19"矢盾"自行火炮系统形成环形火力网,对乌军占领区实施高强度炮击,俄军单日炮弹消耗量达到8000发,其中包括激光制导炮弹300余发。通过持续火力打击,有效压制乌军的机动能力。
在电子战和信息化作战领域,俄军投入的电子战装备成功干扰乌军的通信系统,导致其前后方指挥协同出现断链。同时,俄军还利用无人机蜂群对乌军指挥所实施定点清除行动,造成乌军3个营级指挥所瘫痪。
俄军的围歼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俄罗斯国防部通报,在为期48小时的集中打击中,乌军损失包括坦克32辆、装甲车67辆、各类火炮系统23门,以及约500名人员伤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