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用过公文包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1970年以前,他用的是一只棕色牛皮公文包。因为什么东西都装,加上使用时间长,公文包多处都有磨损,表皮上发毛脱漆不说,拉链提手断了也不说,就连提袋上的缝线也都脱落了。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了这个公文包的破损程度了。

由于毛主席很“恋旧” ,不同意换一个新的公文包,所以无论工作人员怎么说也没有用。如果工作人员“偷梁换柱”,将毛主席的公文包换掉,必然会挨一顿“大骂”。



尽管毛主席十分“恋旧”,但有一个人却用自己的新公文包与毛主席交换了这个旧的公文包,而毛主席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人就是他的老朋友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新公文包与毛主席已经磨得破旧不堪的旧公文包换?而且一向十分恋旧的毛主席为何也答应了呢?

要知道,胡志明当年要用自己十分精致的拐杖与毛主席的竹拐杖交换,毛泽东可都没有答应。

这得从两国、两人的交往说起。

中国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外交作风不同,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外交上无论大国小国都是平等对待的。



毛主席曾经在第一次访苏期间深深体会到苏联那股盛气凌人的外交作风,因此自己在与一些弱小国家、弱小民族的领导人打交道的时候就十分注意,能够尊敬、平等对待他们。

毛主席与西哈努克的交往可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当时,我们的新中国就犹如处在襁褓中的幼小婴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几乎都想要把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然而,西哈努克亲王领导的柬埔寨却能坚持中立,一直支持着诞生不久的新中国。毛主席正是由此了解了西哈努克的为人。在以后的数十年中,毛主席给予了西哈努克巨大的支持和无私的援助。朋友关系往体现在最艰难时刻,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中、柬两国的友谊在2世纪70年代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1970年,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在美国安持下发动政变,将西哈努克亲王废黜。3月13日,西哈努克访问法国之后到了苏联。



3月19日,西哈努克离开不愿收留他的莫斯科,抵达北京。当时毛主席得到消息后,特派周总理赶到机场迎接。

见到毛主席后,西哈努克不安地说:“主席先生,目前中国自己的负担也很重,她已经给了第三世界许多帮助,而我现在连同我的随行人员、朋友等,又成了额外的负担。”

毛主席说:“我向你请求,你让我们尽可能得多负担一些。我们的负担越多,就证明相信你的人愈多,我自然也就愈高兴;到你身边来的人愈多,我自然也就越喜欢。要让尽可能多的人来支持你,如果他们不能去战场上打仗,那就让他们来这里。六百,一千,两千或者更多都行,我们中国随时都准备支持他们,给他们提供一切便利。”

的确,毛主席给予西哈努克的不仅仅是声援,而且是物质上的无私援助。中国将宽敞漂亮的前法国大使馆交给西哈努克作官邸,还给予西哈努克大量经济、军事支援,当西哈努克提到偿还时,毛主席说:“我们不是军火商。”



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建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并亲自担任主席。从此以后,西哈努克开始以中国为大本营,领导起国内复杂的斗争。从1970年开始,西哈努克长居北京。他领导着民族统一阵线,经过五年多浴血奋战,终于在1975年4月17日解放了金边,4月19日取得全国胜利。

毛主席与西哈努克的交往,可说是晚年毛主席人生中一个瑰丽动人的篇章,从中折射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同情弱小、主持正义的优良传统。应当说,毛主席对西哈努克和弱小的柬埔寨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一方面出自毛主席人格深处固有的优秀品质,另一方 面反映了晚年毛主席的激越情怀;他事实上领导了一场第三世界国家对第一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的伟大斗争,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西哈努克对毛主席和中国的援助没齿难忘。当然,他是无法回报的,毛泽东和中国人民也不需要回报的。西哈努克看到会见他的这位世界巨人,身边带着的一个公文包已磨损得很厉害,为了聊表心意,将自己的一个公文包送给毛主席,毛主席不忍拂老友的一番心意,接受了这件礼物。

这是一个黑色的牛皮公文包,制造地为法国,包宽43厘米,高40厘米,厚10厘米,上面有两个提手。来到韶山的人们参观《毛泽东遗物展览》,看到西哈努克送给毛泽东的这个公文包,不能不回忆起那段已逝去20多年的历史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2012年,已经是柬埔寨王国太皇的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两位领导人均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段段佳话,同西哈努克在北京留下的诸多故事一起,将被作为中柬两国的友谊的见证而永远流传下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