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分享了一位清代账房先生闲暇时抄录在废弃账册上的青楼对联。许多朋友留言说没看够,希望我多发一些,今天我就根据自己手头的资料,又整理出一些,供大家欣赏。



这是一本在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一日立的账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账房先生供职于一个叫镇泰顺的油坊,这是一本废弃了的卖粮食账本。这位先生很有雅兴,应该是对这些清词丽句很感兴趣,闲暇时抄录了许多的青楼对联,这位先生的字写得虽非工整秀丽,也应该是练过些时日的。而且他抄写的那些对联,相当的不错,无论从用词的讲究,还是从句式的对仗,都可圈可点。当然其立意与社会价值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只能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我们来欣赏几副其中的对联,有些我在上次文章中已分享过了,这次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到我主页找来阅读。



我们先来欣赏几副从容貌上描写女子美好的对联:

柳眉纤似千丝线

螺髻黑于百草霜

这副对联对仗十分工整,对女子美好的容貌进行了描写,从其纤若丝线的柳眉,再写到乌黑的发髻,从这两点衬托出女子的美。

秋水可放双碧眼

远山堪拟两斜眉

这副对子同上副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得相当的美,把女子那如秋水般的明眸,和如远山般的黛眉,写得令人神往,尤其是“可放”与“堪拟”两虚词的运用,摹拟的生动无比。

唇红岂借胭脂染

齿白非关滑石磨

这副对联,从唇红齿白两个侧面描绘出女子的美好,用“岂借”“非关”两词,来强调女子的天生丽质。

媚态且看梳鬓候

娇姿还想托腮时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描写生动,美人儿梳妆罢等候的样子最是媚态横生,而那最娇憨美好的姿态当属玉手托腮时的模样。这副对联写得很有画面感,形象生动。



如果说前面几副是“静”的美人儿,后面这几副则是“动”的美人儿。

舞态蹁跹迴绕雪

歌喉婉转遏行云

这一联的美女是灵动的,她是载歌载舞的,尤其是“迴”与“遏”两字运用极为生动,曼妙的舞姿仿如雪花飞舞回旋,优美的歌声让流动的白云也行住了脚步,痴迷在这歌声里。

高宴酕醄明月上

艳歌宛转碧云留

盛大的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明月已升高,夜已深了。艳歌丽曲悠扬婉转,令天上的行云也为之停留沉醉。

画士难构姿窈窕

诗人易赋态娇娆

这一联对仗也很工整,从旁观者者的角度来描写女子的美好,她的窈窕的身姿,娇娆的姿态即便如画士与诗人也难描绘出来。



下面这些对联则是作者面对青楼女子自己发的感慨:

蓝驲度桥常有客

青溪临水独无姬

信使的马车来来往往,为什么没有你的消息,我在青溪这个地方站在水边思念着你。

最怜浪蝶频敲拍

欲学流莺细织梭

最爱寻环迴绣幕

只怜斗草逐芳尘

露垂花底泪

月画柳边眉

笑看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影瘦思灯下

姿娇想镜中

花前媚态浑相似

月下娇姿那可如

上面这些对联写得也相当不错,全都描绘着女子的美好,同时也充满着作联者对青楼女子的怜惜。

这些对联,笔者认为写得不错,值得一读。青楼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研究中国文化,绕不开青楼文化。“青楼产生着艺术,消费着艺术,保存着艺术,发展着艺术。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的辉煌成就,都与这些籍籍无名的歌女是分不开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