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正月正 彭家大院赏花灯

(吕维国 邬春犁/文 陈 列/摄)非遗活起来,讲好历史故事。哈尔滨的后花园兰西县是一座具有魅力的小城,正月十五到彭家大院赏花灯是这里的独特民俗,彭氏灯彩是小城百余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瑞雪飘飘正月正,正月正里赏花灯。花灯也称“灯彩”,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赏花灯始于汉代,盛于隋唐,明清尤为风行。作为民间艺术的强大载体,灯彩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娱乐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并随着时代的演进,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彭氏灯彩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彭氏灯彩,距今已有二百四十余年的传承历史。创始人彭金福,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生于一七六九年清嘉庆年间,自幼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读过私塾,崇尚德善。受传统灯彩艺术的熏陶,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制作出具有独具魅力的灯彩作品,并逐步发展行成规模,鼎盛时期雇有工匠、开办作坊、招收学徒,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拜师学艺,彭氏灯彩当时远近闻名并世代相传。



一九一九年,由于山东连年自然灾害,百姓生活极度困难,彭氏灯彩的第四代传承人也是彭氏年画第一代传承人彭谦(生于一八九零年清光绪年间年),携家眷闯关东,移居兰西始建彭家大院。彭家人灯彩制作技艺在彭家大院得以传承,每逢年节,尤其是正月里的元宵节,家族的长辈总要制作花灯,以此来烘托和活跃节日的喜庆气氛。

一九七零年开始,彭氏灯彩第五代传承人彭会清在彭家大院举办了彭氏灯彩首届元宵灯会,主要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家族自娱自乐,逐渐的街坊邻里也来赏灯。一九八零年,彭氏灯彩的第六代传承人彭士学,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举办家庭元宵灯会的重任,至二零二五年农历元宵节,彭氏灯彩喜迎第五十六届元宵灯会。

彭家大院有两项非遗项目即彭氏灯彩与彭氏年画。彭氏灯彩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的传承史,二零一六年被黑龙江省列入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彭氏年画也有一百二十余年的传承史,传承人刘福丽先后师承天津杨柳青年画领军人“年画张”张克强先生和彭氏年画第二代传承人彭会清老先生,二零一九年彭氏年画被黑龙江省列入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彭氏二项非遗保护项目融合传承发展,是小城两朵民间艺术奇葩,也是兰西的文化名片。彭士学和爱人刘福丽共同制作的《中华远航》灯彩被中国灯彩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刘福丽制作的小型《年画娃娃宫灯》,参加了南京夫子庙中国首届民俗灯彩展,被中国灯彩博物馆收藏。彭家大院的花灯是非遗传承的代表作品,是彭氏灯彩与彭氏年画高度融合的经典。



走进彭家大院欣赏彭氏灯彩,会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强大魅力。百盏宫灯长廊彰显尊贵与典雅,娃娃戏雪灯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松鹤延年灯寓意吉祥幸福,孔雀开屏灯寓意前程似锦,莲花灯似出水芙蓉寓意廉洁高雅。盏盏花灯向人们讲述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未来的期盼,盏盏花灯映红了人们的笑脸,彭家大院溢满吉祥,把这片土地的历史故事述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