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立陶宛新政府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和14名部长近日在议会宣誓就职。当日,立陶宛议会投票通过了总理帕卢茨卡斯提交的新政府施政纲领。施政纲领强调,新政府的目标是使国家回归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将其视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此前签署法令,批准新一届内阁名单。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涅曼黎明党、民主联盟分别推荐了9名、3名和2名新内阁部长。
立陶宛新政府总理帕卢茨卡斯(资料图)
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否认了上任前“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全面的外交关系”的说法,称其言论被“过度解读”,并强调恢复两国关系将“充满坎坷”。去年10月,帕卢茨卡斯在上任前夕曾对媒体表示,他领导的新任立陶宛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但他近日在LRT受访时却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他的言论被媒体“过度解读”,称当时他所谓“恢复关系”仅涉及两国互派大使。
立陶宛新政府包括总理等人于12月才就职,属于是刚就任不久,如今才过1个月,即派出了由立总理府官员和外交部官员领衔的窜访团,也表明该国新总理帕卢茨卡斯此前有意恢复同中国外交关系的表态,是一场空话,或者说其变脸比翻书还快。根据观察,此次立陶宛派出的窜访团成员,普遍与舆论领域相关且涉及所谓“反制外国资讯操弄团”,显示立陶宛方面意在向赖清德等人解释所谓的“误会”,继续从台湾地区捞取经济利益。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资料图)
2024年底,立陶宛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选举,新政府总理帕卢茨卡斯的上台被认为是一次“机会”。在选战期间,他对中国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公开承认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是严重的外交失误。并表态愿意推动中国大使重返立陶宛,同时力促恢复两国正常外交关系,这一表态一度被外界解读为立陶宛对华关系迎来“解冻”的可能。然而这种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落空,帕卢茨卡斯的言行开始出现明显的矛盾。
帕卢茨卡斯政府的强硬姿态并非停留在口头层面,而是体现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驱逐中国外交官事件。时间定格在2024年11月,立陶宛外交部的一纸公告,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公告内容简洁而强硬: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三名人员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七日内离境。这份缺乏解释的命令,让原本就紧张的中立关系,瞬间跌入谷底。
一个国土不过六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万的小国家,敢在国际舞台上这样肆无忌惮的“蹦跶”,实属蚍蜉撼树。我国也是立刻做出了反制,先是将外交关系直接降级为“代办级”,明确了我国的态度。之后从经济方面全面打击,对立陶宛的朗姆酒、啤酒、巧克力等等产品实行进口限制,有关牛肉的进口申报也全面停止,还有中欧班列也甭想用了。
立陶宛(资料图)
立陶宛也就此与中欧班列无缘,成为了一个“被铁路动脉绕过的国家”。不到一年,立陶宛就感到了痛楚。但到了现在,立陶宛依旧不要里子要“面子”,其仍在对我国保持着嘴硬。去年年底,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在当选前曾公开表示,他对恢复与华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希望和中国重新设立外交大使。但到了现在,立陶宛政府又出尔反尔,其要求在同台当局保持联系的同时,与中国大陆“恢复外交关系”。
这位立陶宛的总理辩解声称自己所谓的恢复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仅仅涉及到两国之间互派大使而已。而且,恢复外交关系的前提是中国和立陶宛互相助派大使级别的外交官,如果中国主动向立陶宛派遣大使,那么我们也会向中国派遣大使,除此之外,如果还要求立陶宛这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那么这些说法都是比较空洞的。
立陶宛(资料图)
这次立陶宛新总理的涉华表态,本号浅析背后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政客投机取巧的政治手段。帕卢茨卡斯先是放出话来,说立陶宛设立那个所谓的“台湾代表处”是个“重大外交错误”。其二:利用反华态度绑紧美国的大腿。帕卢茨卡斯其实并不在乎中国菲态度,还是一味地抱紧美国的大腿,在抗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三:害怕被俄罗斯围剿。不过话说回来,立陶宛这么做,可能也跟俄乌冲突有点关系。
之前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立陶宛“大胆一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和中国的贸易数额太小,主动用台湾问题挑衅中国,最多也不过失去全部的贸易,这对于他们来说无伤元气;但后来事实证明,中国可以选择“供应链排除”的办法,来避免进口含有立陶宛零件的产品,该政策让他们销售往其它地区的货物也遭遇到巨大的“阻碍”。所以从根本上来看,立陶宛现在的动摇态度是因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快了,又不想撤掉所谓的“代表处”。
立陶宛人民(资料图)
不难看出,立陶宛在对华态度上的这种“畸形心态”,一方面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错误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自身经济困境的实际需要。毕竟,在断绝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后,立陶宛的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对于该国来说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与经贸合作,才是当务之急。不过,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曾提到,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现在建立在欧盟的共同战略之上,而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立陶宛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说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道歉弥补,而是在台当局的“政治献金”、以及美国的政治施压下,打算一条路走到黑。甚至签署所谓的“贸易协议”,这种行为更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直接挑衅。至于布德里斯提出的大使馆诉求,显然中方并不会轻易妥协。立陶宛若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想要在北京设立大使馆的愿望,恐怕要“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