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巧艺夺天工 丹青笔墨戏韵情》——姜彦老师看热闹不闲事大小考



艺术家:姜彦先生

艺术家简介:姜彦,辽宁锦州人,师从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林凡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关宝琮、著名陶艺家钟莲生、著名画家王光明。现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研创委主任、中非友好交流艺术大使、澳大利亚星海国际艺术顾问、加拿大国家电视台慈善大使、广东医学院客座教授;历任辽宁省漫画家学会理事、摄影家协会会员。

艺术简历:参与了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大展、首届女画家协会精品展的组织工作。带队赴肯尼亚联合国环境署总部举办画展,参与在马来西亚、加拿大举办画展,先后在美国、日本、法国、墨西哥等国组织参加书画交流活动,参加周恩来诞辰120年专题纪念展、北京冬奥会、中国宋庄艺术节作品展等。

正文/作者:王本平

“看热闹不嫌事大”。可谓:咫尺之间,可收世间百态。姜彦老师这幅三只小鸡绘画,正可谓:小中见大,小中见情,小中见格局,小中见趣味。姜彦老师简简单单的勾勒,简简单单绘画能使人们欣赏看出了很多东西,他在方寸之间,尽显了整个大千世界。



《看热闹不嫌事大》33.3cm X 33.3Ccm

姜彦老师这幅画的三只小鸡,其形象生动活泼,虚实、轻重、浓淡、厚薄处理得非常到位。姜彦老师巧妙地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以及线条的轻重缓急,将三只小鸡的羽毛、姿态、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看热闹的小鸡

君不见看热闹的小鸡,羽毛蓬松柔软,如同刚刚出壳般稚嫩,它回眸一望,既兴奋又紧张,眼睛里装满强烈的好奇,正在捕捉那两只抢食蚯蚓小鸡的每一个细节,它小头略扬,透露出一种兴奋和期待。两只小翅膀微微乍起,一只小爪慢慢勾起,仿佛正在惊叹这奇妙的时刻。



争食蚯蚓的两小鸡

再看另外两只争食蚯蚓的小鸡,则略显硬朗,透露出了成长的痕迹。左边小鸡身体紧绷,眼神中透露出不满,小爪前蹬劲挺,身体后坐用力,拼命护住到嘴的食物。然而,右边的小鸡,双眼圆睁,一只小翅膀高耸,小屁股力挺,小嘴紧闭,一副志在必得气如虹,无畏挑战向前冲的状态。

姜彦老师这幅“看热闹不嫌事大”一平尺小画,堪称国画界中的一绝。他以其生动传神、细腻入微的笔触,浓墨渲染的头部、朱砂巧点的红冠、用中锋饱蘸的淡墨,勾勒出了这幅活泼可爱的小鸡形象,令人赞叹不已。姜彦老师这幅小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的。他的这幅小画可以说是气韵生动的,他“以形写神”,让小鸡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意境。这就是姜彦老师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经过自己精心的提炼、取舍、以极为简练的笔墨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姜彦老师的这幅“看热闹不嫌事大” 一平尺小画,布局巧妙,疏密得当,营造出了独特的意境和空间感。他笔墨放逸而不失灵秀。为营造出“气韵生动”富有形式美感的特有意境,姜彦老师其措施便是“经营位置”,他把三只小鸡“置陈布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角构图。他让看热闹的小鸡,站在顶端,与下面两只争夺蚯蚓的小鸡,相向而行。这样就突出了主体架构,这里所说的“主体”就是画面中争夺蚯蚓的两只小鸡,他把主体物象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便是其此画构图的关键。从姜彦老师这幅小画的构图中,观者不难发现,此画的虚实是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规律的。其虚即是画面中的白,实即是画材。潘天寿说:“实,画材也,须实而不闷,方见空灵。虚,空白也,须虚中有物,才不空洞。即是实者虚也,虚者实之之谓也”。又说:“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两者互生,共同加强画面的节奏感。



题款 落款

在“看热闹不嫌事大”整幅画作中观者还可以看出,姜彦老师在构图时除了画面当中的笔墨,其他空白之处的大小、形状,它们既是虚处也是实处。他的题款位置、落款位置、乃至盖章之处。都可以看出,他是如何正确对待小幅画面中的黑白关系的。这不仅仅是关注于画中的画面部分,他是更要处理好画中空白部分的。《习苦斋画絮》中所说“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可见空白会使画面的形式感更加丰富,可以衬托出主体笔墨,与画面中的具体形象形成对比,丰富实景物象的内容,给人们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姜彦老师常说:“中国画是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界的。“格调”说到底就是精神世界”。他又说:“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由此可见姜彦老师的艺术,是对生活对自然的体悟,更加生动和感知的。他的眼光看到了生活中,乃至大自然中的方方面面。他用自己比较个性的笔墨,表达了心里对生活,对自然的那份热爱。以致真切的情感。姜彦老师同时也把艺术的“意境”,提至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其笔墨气韵酣畅淋漓,下笔沉猛、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彰显出其驾驭画作的能力,于同辈画家中可称罕有其伦。

正如工笔画主席林凡先生所言:“以其低角度,窄视野的小格局,窄中见幽,以小见大”。 “看热闹不嫌事大”这幅小画,展现出姜彦老师极高绘画与创作的艺术水平。他的这幅小画作品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看热闹不闲事大”是中国写意幽默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精品。正如国家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言:“唯有尽精微,方能致广大”。姜彦老师在这幅“看热闹不闲事大”作品中,完全融入了自己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追求。‌看热闹不嫌事大,笑看人间百态,笑料百出乐无穷。他通过画“小鸡”这一题材,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自然界的无限向往。在他的笔下,小鸡们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小生灵,更是艺术家心灵深处的寄托与抒发。

老子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姜彦老师这幅“看热闹不嫌事大”小画恰如其分,也尽显了吐纳天地的奇思妙想。姜彦老师这幅小画,方寸之间,能容寰宇万象,风格真的太独特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幅的美术作品,可于创作中尽精至微。艺术家取一方小小天地,以大视野入小画幅,精密控制自己的技巧,凝结专注之神,挥洒才情、锻炼心性,甚至吐纳天地的豪情也可被纳入并不宏大的尺幅中。姜彦老师绘画作品的魅力,更来自他的绘画激情。在画面用笔的点簇穿插中,不论是胸有成竹,还是随机生发,无处不渗透着他饱滿充沛的绘画情绪。姜彦老师都做到了发自灵窍,直抒胸臆,其动人者,有真性情也!这也正是姜彦老师作品最为可贵之处,是其灵魂精血之所在,“小画”之所以能引发观者的内心共鸣。则势必如古人所言“笔墨精熟,惜无奇态”了。

本文作者:



王本平与中国国家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本文作者:王本平 画家 诗人 艺术评论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