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快”往往能抢占先机,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打仗也是一个道理。如果进攻够迅速、够密集、够频繁,而且范围够广,对手就很难招架,顾此失彼。最近,乌克兰在俄乌战场上的一系列行动,就把这种“快攻”战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几天,乌克兰对俄罗斯展开了猛烈反击,采取的是“打完就走”的策略,这让俄罗斯倍感压力。俄罗斯的很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大量人口,都集中在欧洲地区,尤其是靠近乌克兰的那些州。
平常这种布局没什么问题,但到了战时,这些地区就成了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所以,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就开始把一些关键设施往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转移,就是为了分散目标,加强防御。
俄罗斯方面透露,在一夜之间,他们击落了104架乌克兰无人机,而这些无人机是在俄罗斯9个州被击落的,仅库尔斯克州就击落了47架。不难看出,乌克兰采用的是大面积袭击、重点突破的战术。
紧接着,1月31日,俄罗斯又通报,7个州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击落了49架,其中罗斯托夫州击落25架。这些袭击大多发生在30日夜间。可以发现,乌克兰持续在多个州发动攻击,然后集中力量攻打某个州,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出动无人机对俄罗斯边境地区和中部腹地进行空袭。
从目前的战局来看,乌克兰虽然面临兵力短缺的问题,但无人机为他们提供了有力支持。最近,乌克兰不断对俄罗斯后方基地发起反扑,展开大规模无人机空袭。
这种快速进攻、广泛撒网、重点打击的方式,让俄罗斯防不胜防。俄罗斯需要时刻警惕,保护众多高价值目标,可这些目标分布集中,都在乌克兰攻击范围内,这使得俄罗斯的防御压力剧增。
更让俄罗斯头疼的是,乌克兰的无人机成本比导弹低很多,却能对俄罗斯的高价值目标造成巨大破坏,比如炼油厂、飞机制造厂、弹药库等。之前,乌克兰就成功袭击了俄罗斯的无人机仓库和导弹仓库。
只要乌克兰继续保持这样的进攻节奏,不断改进战术、增加无人机数量,俄罗斯面临的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防空压力也将达到极限。如今,俄罗斯面对乌克兰的这种打法,着实有些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