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1日),

新西兰警方表示,

他们在奥克兰Bethells海滩

发现的一具被冲上岸的尸体,

很可能是在Piha海滩失踪的一名亚裔男子


Bethells Beach资料图。Photo: My Guide Auckland

目前,警方已经将这个不幸的消息

通知了他在印度的家人

去年,还有华人

在海滩捡拾贝类时落水失踪。

警方认为他可能已经遇难


Piha Beach资料图。Photo: 1News

新西兰关于溺亡的悲剧

实在是太多了!

文末这份安全指南,请收好!

移民男子进入奥克兰最凶险海滩

3天后尸体被发现

本周二(1月28日),6人在奥克兰凶险的Piha海滩游泳,被离岸流卷入海里,其中5人获救,但第六人失踪。周五晚上8点10分左右,警方接到发现尸体的报案。


目前正式的身份确认工作正在进行中,但警方表示,“这具尸体很可能是周二晚上在Piha海滩遇险的男子”。

“(我们)已通知该男子的家人,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的心与他们同在。”警方称。

据悉,这起死亡事件将交由验尸官处理。

据此前媒体报道,这名男子是25岁的Abhishek Arora。他的堂弟向媒体证实,警方已经将这个消息通知了Arora在印度的家人。


资料图。25岁的Abhishek Arora。

“太悲惨了。(家人)昨天接到警方的电话,说他们发现了尸体。”他说,“我们计划把他带回印度。”

Arora八年前从印度来到奥克兰,在新西兰没有任何家人,事发前已经订婚,原计划下个月结婚,他的未婚妻来自斯里兰卡。

据悉,Arora不会游泳。悲剧发生时,Piha海滩的海况十分恶劣,海浪高达2.5米。其余遇险者被救生员救出,但Arora最终被海浪冲走。

这是一个月内Piha海滩发生的第二起悲剧。1月9日,一名越难以男子在Piha海滩岩钓时坠入大海,5天后尸体被发现。

华人赶海不幸遇难

警方搜寻三天一无所获

就在去年9月,一名华人也因落水失踪,可能已经遇难

新西兰警方称,该男子在深夜与另一人在奥克兰西区Manukau Harbour入口附近捡拾贝类时落水


“他没有穿救生衣。”警方发言人说。据媒体了解,该男子的家人看到他被冲入海中。


海岸警卫队志愿者表示,他们于当天晚上接到通知协助搜索。


事发后,多个救援机构在夜色中展开搜救,当地海岸警卫队和志愿者展开水面搜救,而警方和新西兰消防中心(FENZ)在海岸线上进行搜救。警方直升机也对该地区进行了夜间大范围搜救。


“大风和潮汐使海面波涛汹涌,1.5米高的浪令搜救雪上加霜。救援人员尽了最大努力,但恶劣海况使搜救变得十分危险,无法保证安全。”海岸警卫队船长Jim Levitt当时说。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们的心与失踪人员的家人和朋友同在。”

事发次日天亮后,海岸警卫队继续进行搜救。而据媒体报道,该男子的家人当日一直在事发海滩搜寻,据了解,这名失踪者来自华社


海岸警卫队提醒

进行岩钓和捕捞行为时要格外小心,

尤其是要穿好救生衣,

因为情况可能瞬息万变。

新西兰水上安全局(Water Safety New Zealand)首席执行官Daniel Gerrard称,溺水死亡是新西兰娱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Gerrard还曾在一封公开信中警告,无论是垂钓、游泳、冲浪、潜水,水上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并提醒大家在进行水上活动前一定要了解环境,做好准备,确保安全!

提醒:春夏去海边

安全意识不能少!

安全无小事,这几点特别重要,如果去海边大家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去危机四伏的狂野黑沙滩时,更要尤为注意!

  • 提前查看当地涨落潮时间和天气情况;

  • 注意沙滩上的警示牌和海面情况(以海面状况为主);

  • 避免单独出行,并选择有救生员的海滩;

  • 不要在离岸太远的水域游泳,下水穿救生衣;

  • 涨潮时小心大浪,防止被大浪吞噬;

  • 低潮时小心离岸流;

  • 避免在鲨鱼领地等危险水域下海游泳等。

并且,

一定要提防暗藏危机的离岸流!

在新西兰,离岸流是近海海滩溺水的首要原因,之前很多因抓螃蟹、游泳溺水的人,都是因为离岸流。

离岸流是海浪冲击海岸后溃散,大量海水要涌回大海,但又受到后续海浪的推挤,最终汇集成一道或数道的强大水流退回海里。


简单点讲就是:海浪都是把海水往岸上推,而离岸流则是把近海地区的海水吸向深水区,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卷进去。

通常离岸流的宽度不超过10米,长度在30-50米之间,表面看似平静没有浪花,实则速度很快,高达每秒2米以上。

在海里的人一旦遭遇离岸流,就好比上了一台水中“跑步机”,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往岸边游,都没办法前进,最后很可能导致精疲力竭而发生溺水事故。

下图中异常的海浪就是典型的离岸流,一定要小心!


箭头所指就是离岸流。示意图。

所以如果你在海边,看到两边都是浪花,偏偏中间一块很平静,就要当心离岸流了。

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在附近下海游泳,如果不幸被卷入,也别胡乱抵抗耗费体力,应及时呼救并面对沙滩以45度角游回岸边。

下面这张图呈现的则是更为极端的情况:多个离岸流同时发生,更加危险。


你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了?

溺水不仅仅会发生在户外

也会发生在家中!

溺水不分年龄

更不分场合

DPA首席执行官Nicola曾分享了一组官方数据,从2016年到2020年的5年里,新西兰有24名5岁以下的儿童溺水

仅4厘米的水深,就足以让孩子们发生溺水事故。

当孩子们溺水时,他们通常不能大声呼救。年龄越小的儿童更有可能在发生溺水时无法抬头,保持呼吸道通畅。

实在是太令人痛心了!

如何防止水上意外和悲剧发生?

这些一定要注意!

家长必看:

儿童防溺锦囊

DPA曾公布过一份儿童防溺水锦囊,预防孩子溺水,每一位家长其实都需要做到三个Me:

See Me,

Hear Me,

Reach Me。

  • 确保视线永远不要离开孩子;

  • 确保孩子就在你伸手能触摸到的距离内玩耍;

  • 及时对孩子做出回应,孩子玩水时,不要分心看手机、做饭或是做其他事情。

除了做到上面几点,针对室内、室外的防溺,DPA也有不同的小锦囊,大家在去海边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其他危险情况!

1、穿上救生衣

相比起在家中,在开放水域带孩子玩水,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救生衣都尤为重要。

2、小心潜在危险区域

室外潜在危险区:海滩、小溪、水沟、池塘、公园喷水池等。

家中潜在危险区域:家中浴缸、SPA池、后院游泳池等地方都是潜在的危险区域。

3、别让宝宝赤脚走上沙滩

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带着宝宝去沙滩,看他们光着脚丫子毫无束缚地奔跑玩耍,然而,这样也可能给孩子带来灾难:被某种生物叮咬,或踩到狗尿、人尿、化学物等,都容易让抵抗力差的小孩染上毒菌。


资料图片。photo / Michael Craig

天维菌温馨提醒:

请大家在水边游玩时

注意安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