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的时候,德三的战争形势已经是无可救药难以挽回了。
但是,德三元首并没有甘心失败,恰恰相反,他依然命令德三军事工业开发了很多所谓的奇迹武器”,并且试图依靠这种武器一举扭转前线的不利局势。
必须承认的是,虽然德三军事工业在战争末期开发的那些“奇迹武器”都或多或少的有创新,性能上也说的过去。
但严格的说起来,当时德三的“奇迹武器”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对盟军来说甚至就连蚊子叮一口都谈不上,总的来说是失败的。
而在当时德三军事工业开发失败的“奇迹武器”当中,,绰号“火蜥蜴”的HE-162喷气式战斗机无疑要位列其中。
让我们把故事从头说起,当战争进行到1944年下半年的时候,即使最乐观的人也对德三的局势不抱任何希望了,尤其是在空中,德三空军要想恢复到战争初期的那种优势已经毫无希望,即使再做无所谓的挣扎,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当时,德三空军和盟国空军相比,前者的劣势并不仅仅表现在飞机性能上的劣势,即使在数量上,德三空军同样也没有希望。
正是由于在飞机数量上的劣势,所以到了1944年下半年,德三航空部门开始对获得大量作战飞机从而形成对盟国空军数量上优势的做法着迷,这就是所谓“民众战斗机”的出现的主要原因。
.“顾名思义,所谓的“民众战斗机”含义并不难理解,我们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得出来,德三对这种飞机的需求就是可以廉价、大量的生产并装备部队,然后借助这种战斗机形成的海洋淹没盟国空军的作战飞机!
可以想象,由于航空技术的进步,德三航空部门在战争末期对“人民战斗机”的需求显然不会再局限于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老式螺旋桨飞机,而且更倾向于代表未来的喷气式战斗机。
其实,当时德三航空部门对“人民战斗机”的技术要求颇为详细,具体要求如下:
一、时速不低于750公里,
二、机翼载荷不高于200公斤/平米,
三、装甲板重量50公斤,飞机起飞重量不超过2000公斤,
四、持续飞行时间不低于20分钟,
五、装备30毫米机炮,
六、起飞滑跑距离不超过500米。
七、由于德三空空军对战斗机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学这种战斗机的产量要尽量达到月产5000架。
具体的说,除了上述几点要求,德三航空部门还要求“人民战斗机”必须以最廉价的方式生产,并且易于驾驶,具体的说,就是这种飞机的操作不能够给德三空军当时拥有的乌合之众飞行员带来太大麻烦。
坦率的说,后面这点要求并不算过分,要知道当战争进行到1944年下半年的时候,德三空军里拥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已经屈指可数了,其实就算那些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还在,对“人民战斗机”来说也没多大作用,因为研制当中的“人民战斗机”预计将会是一款喷气式战斗机,而喷气式战斗机和螺旋桨飞机的操作方式有着本质不同。
另外,由于战局越来越紧张,留给“人民战斗机”研制、生产和战场翻盘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德三航空部门对“人民众战斗机”的要求除了上述几点以外,在时间上的要求也很急。
具体的说德三航空部门要求“民众战斗机”的生产要在1945年1月开始,设计工作也要在1944年9月底(具体的说是9月20日)完成。
不过由于德三的战局越来越紧急,所以后来德三航空部门又把“民众战斗机”设计工作的完成时间提前到1944年9月14日。
德三航空部门对廉价战斗机的需求并不全是支持者,因为在德三空军内部反对的声音也不少。
而在德三空军内部“人民战斗机”的反对者当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阿道夫·加兰德。
具体的说,阿道夫·反对是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暂时看不到踪影的“民众战斗机”当中去,他更希望生产更多的、并且已经经受过实战考验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
1944年9月15日,德三航空部门对各个飞机设计公司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审核,当时,除了梅塞施密特公司主动退出了竞标之外还有其他4家公司(阿拉多、海海因亨克尔、福克·沃尔夫和布罗姆·福斯)向德三航空部门提交了设计方案。
从1944年9月15日开始,德三航空部门和几家飞机设计单位经过几天的争吵终于达成一致:尽管海因亨克尔公司的R1073设计方案存在飞机飞行时间过短、维护不便、起飞距离超标、不便铁路运输、使用20毫米机炮等缺点,但还是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设计方案,而其他几家单位的设计方案由于不达标而被淘汰了!
当时德三空空军的当家人赫尔曼·格林也很支持海因亨克尔的R1073方案,他在看到那个设计方案以后,甚至决定要在1944年9月24日开始正式生产这种飞机。
一开始R1073在德三航空部门被称作He-500。
但是在1944年9月24日开始生产R1073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赶工出来的R1073项目上,海因亨克尔显然没有做好正式生产的准备。
一开始R1073被德三航空部门被称作He-500到了10月又被改称He-162,同时他还获得了一个“火蜥蜴”的绰号。
到了11月初,在海因亨克尔公司绘图员的努力下,该公司终于完成了He-162生产图纸的绘制工作,样机的生产也总算开始。
1944年12月26日,He-162样机升空并且开始测试。
虽然一开始德三航空部门希望他们的“民众战斗机”产量是每个月5000架,但在当时情况下,没人把这个指标当回事,所以海因亨克对He-162产量指标定的也很低-每个月1000架。
尽管当时德三航空工业面临着能源和原材料等短缺,但是在德三战败之前的1945年4月,德三航空工业还是完成了1000架He-162的生产工作。
1944年12月26日,He-162样机升空并且开始飞行测试,总的来说尽管He-162在飞行测试当中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总的来说,这种飞机让德三航空部门很满意!
He-162代表的“民众战斗机””项目的生产进度要比德三航空部门设想的要快,因为之前他们设想的是1945年1月开始量产,但实际上到了1945年1月的时候,e-162已经不但已经开始量产,甚至已经开始装备德三空军部队,并且在抗盟军作战飞机的蹈火飞行了!
虽然He-162在战争结束之前进入德三空军部队服役,但遗憾的是这种战斗机并没有取得确凿无疑的战果,所以总的来说作为“奇迹武器”研制的He-162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表现并不成功,它也是德三“奇迹武器”失败的另一个尝试!
而当德三战败以后,德三残存的He-162在地面机场被盟军坦克缴获。
据统计,战争结束以后,落入约翰国军队手中的He-162战斗机有11架,落入高卢国军队手中的有7架,落入花旗国军队手中的有4架,落入苏联军队手中的有2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