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向东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引语。向上而生,立功;向善而行,立德;向美而为,立言。



许国胜先生照

许国胜先生工作在湖南省直机关,安仁县人,诗人、词作家,勤于笔耕,作品不少,获奖也多,如五个一工程奖、环球旅游金奖等。然而,我以为这些都还算不上许国胜先生思想成就的巅峰标志。在许国胜思想宝库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不是别的,那就是其首创并发起的《向学》,这个体系以“三向文化”即向上向善向美为核心。

许国胜《向学》,对中国数千年文明积淀和文化宝藏进行了一次具有首创性、大成性和发扬性的系统梳理。向学,既来源于国学又不限于国学,是指华夏民族有史以来思想学术成果的创新,向学既包含了有文字记载以来如浩瀚星海般的、作为向文化载体的一切经传典籍,又是指对于向文化精髓和灵魂的经纬网络化结构和抽丝剥茧精华;向学,既囊括了华夏民族亘古以来一切信仰之宗教派别品类,又是指世界数千年信仰传承至今而形成的共性宗教信仰结构。是故,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教派不分意识形态,能融通世界各种文化与文明,能适应任何个人任何团体任何时候。

《向学》的推出,是要分别从思想、载体、信仰的角度,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进行现代性的诠释和梳理,是要在内容、形式、信仰的不同方面完成齐头并进的三向文化提升工程,这一尝试本身就承载了辉煌的宏愿、寄托着巨大的功德、隐含着开启21世纪的文化超级锁钥,这不是一般的学养、意志、使命感所敢想、敢做、能成的文化大事件。然而,许国胜先生不以身之疲惫、物之贫瘠、事之艰难、行之繁巨而为之,所体现出的大师气度、人生抱负、利他精神,我以为无论如何都是值得重视、钦敬的。

我通过接触,对“三向文化”理论体系的认识基础、核心观点、精神本质、时代特色、内涵外延、创新价值、现实意义有了相对比较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向学之三向文化”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宇宙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的贡献有了深刻的印象。



前些日子,重新谈起“向学与三向文化”的理论,我对“三向文化”又有更深刻的认识。“三向文化”既包括了新时代文化实践创举,也包括了面向21世纪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宇宙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和实践创举,其核心观点、精神本质都指向着,在新世纪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结成同呼吸、共进退的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其内涵和外延既有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性,又有着全人类共同的世界性,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我以为,抓住“向学之三向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宇宙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联系性,就可以真正把握“向学之三向文化”的思想理论精髓。

面对来自自然界、社会和思想意识领域的空前挑战、巨大危机,全人类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迈向生态命运共同体、宇宙命运共同体的需求和意愿前所未有的迫切和强烈。生存的大协和、利益的大协调、行动的大协同,将成为世纪主题,也是构建并逐步迈向“三个共同体”的唯一最强音。“向学之三向文化”的宗旨是要在文化意识领域完成对中华文化的“融合”再造,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人类文化、地球文明的“融合”再造,这是其在主观层面和基本立足点上与三个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系高度契合、深度一致、和谐统一的地方。

如果说新时代文化为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方向指南和实践旨归,那么也可以说许国胜先生的“向学之三向文化”理论体系是在文化领域和文明淬炼的意义上,对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出了具有整体性、具体性、可行性、独创性的诠释、补充和丰富,甚之发展。



“向学之三向文化”突出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文明体和文化传承传播体,所独具的对三个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意义、影响和价值,高度提炼了一条以中华文化的大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的人类思想融合之路,提出了在主观世界角度推动三个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堪称促进21世纪人类文明提升和飞跃的一个重要,有着系统闭合、有机统一的理论内涵和指引价值。

许国胜先生的“向学之三向文化”理论体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土壤,面向着人类、生态、宇宙大同的宏伟愿景,从文化角度和文明视野出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以及伟大目标做出了独创性贡献,这是一项开创性的文化壮举、文明盛事。我相信随着这项理论体系的日益成熟和传播传承,其将进一步奠定许国胜先生作为向学或向文化宗师的尊位。



辑:李顺萍 李锦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