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侯佳欣)1月26日,农历新年前夕,高原上的寒风依旧凛冽,藏族医生索南卓玛凌晨从家中出发,顶着未明的天色,又一次登上了“上山”的列车。今年春节,她将与一位护士、一位120救护车司机在唐古拉山镇卫生院值班,共同度过这个新年。

唐古拉,又被称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卫生院建于1958年,位于距格尔木市区420公里的沱沱河沿岸,海拔约4700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今年48岁的索南卓玛已在这里工作了28年。

“我们这里海拔高,藏族牧民的饮食习惯以牛羊肉、酥油茶等为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比较常见。”1月31日,索南卓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唐古拉山镇下辖7个行政村,共1860人,目前在镇卫生院建档的慢病管理患者,包括66个高血压患者、26个糖尿病患者、13个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此外,还有200余位0~6岁儿童。



2月1日,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一户牧民家中,索南卓玛(右)进行入户随访,为当地牧民检查身体健康。受访者供图

“我们每季度都要对这些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如果检查指标不合格,那么7天后还要再去一次,或者督促他到上级医院就诊。还要定期前往牧区,为牧民提供巡回医疗服务。”索南卓玛介绍,有些牧民家住得远,单程去一次就要三四个小时。当地高寒缺氧,即使夏天也时常需要穿着羽绒服,如遇冬天大雪封山,则道路愈加寸步难行,但这么多年,她仍然坚持了下来。

2024年,格尔木市持续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唐古拉山镇卫生院作为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分院,医疗资源下沉,患者在高山上也能享受到远程诊疗服务。

“现在的条件比我刚工作时好了太多!卫生院里装了地暖,还给我们配了巡回医疗的专用车,再也不用像20多年前那样,骑着马去老乡家里看病。”提起近年来卫生院的发展和变化,索南卓玛感到欣慰,“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完善,还增强了信息化建设。”



2月1日,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卫生院,索南卓玛(左)为当地牧民测量血压。受访者供图

“昨天一天我接诊了10多个患者,有牧民,也有周边驻站机关、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冬季流感比较严重,他们来这里开点药,或者输液,方圆几百公里,只有我们这一家卫生院。”索南卓玛告诉记者,唐古拉镇卫生院地理位置特殊,这里海拔高、气候严寒,又紧邻着109国道,承担着五道梁至唐古拉山顶路段的24小时急救任务,范围大,点多、线长、面广。这个春节,她和两位同事随时待命,谁也不敢松懈。

“除夕晚上,我们三个人炒了几个菜,我给家里人拨了一个视频电话,他们在山下过年,我在山上过年也是一样的!只要大家需要我,我随时都在。”索南卓玛笑着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