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吃年夜饭,刷手机”“看春晚,刷手机”“走亲戚,和亲戚孩子一起刷手机”……最近,不少家长发现,过年的每次聚会,家里娃和手机简直成了连体,孩子手机都玩到烫了。
一方面看着孩子玩手机心烦,一方面大过年的,总得让孩子在家族群里抢个红包跟亲人拜个年啥的,又不能不给手机,家长们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管了:“在单位处理那么多复杂的工作都没这么难,在家管一个娃和一件电子产品怎么这么难!”
家族三十人大聚会
孩子们人手一个手机低头玩
最近,为了完成家族五年一次的大聚会,黄女士和远在四面八方的亲戚相约赶回老家。大家订了一个三十多人的大包厢,想着多年没见,大人们聚聚,多年没见的孩子们也互相认识认识,培养下感情。
可是,从坐下等上菜开始,大人聊得热闹,十多个大孩子可是全程零交流,每个孩子人手一个手机,都低头在玩。黄女士几次提议女儿放下手机,跟表哥表姐们一起聊聊天,女儿都是应付着抬了一会儿头,不耐烦地说:“好的好的”,过没多久,又低下了头。
黄女士过去转了一下,看了看孩子们的手机屏幕,男孩子开着游戏的多,也有人在看游戏直播,女孩子看短视频和综艺的多。
有个亲戚把家里老大的手机没收过来,说让他必须帮着管一岁多的妹妹,管十五分钟才能玩五分钟手机。
可没想到才一岁多的妹妹也跟哥哥一起嚷着要看手机,因为还不会说长句子,小妹妹跟妈妈一边喊着“机机机”,一边用食指做出上划屏幕的姿势,看得一众大人都笑了,这可是标准的看短视频的姿势哈。
女儿一上午上五次厕所
原来在用iPad看综艺
除了家庭聚会,寒假的作业打卡和网课任务,也让不少家长觉得很难管好电子产品。
小学六年级女生小王的妈妈说,寒假开始没几天,她已经被女儿气了一场,两人大吵了一架。
对小王使用电子产品,小王妈妈以前一直是采取信任的态度,随便她使用的。
因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女儿都很乖,每次要用iPad,都是学校要求打卡或者她要上去看看英语原版视频,用完马上就会还回来。
可这个寒假开始,女儿跟外婆在家,老是写一会儿寒假作业就说要上厕所,拿着iPad进去,一上就是好久,然后告诉外婆她上不出来。
最近一个上午,她上了五次厕所,每次都15分钟以上。外婆担心地给小王妈妈打来电话,让她带女儿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存在便秘的问题。
小王妈妈准备带她上医院时,小王有点害怕的样子,怎么都不肯去。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讲出实情——反复上厕所是在偷看视频网站上的综艺节目。
小王妈妈气坏了,狠狠地批了她一顿,说她辜负了自己的信任,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小王妈妈给出的惩罚是,几天不理女儿。女儿实在受不了了,昨天跟她做了保证,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了。
老公车上让女儿看短视频
老婆知道了大发雷霆
说起对手机的管理,读小学三年级的小李同学的妈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她说,小李最近放寒假在家,她好几次发现,女儿写作业时,明明说用iPad查题目,其实偷偷在刷短视频。
女儿怎么对短视频这么感兴趣呢?她平时上学也没有机会刷短视频。小李妈妈开始想方设法寻找原因。有一天,女儿说漏了嘴,提起早上爸爸送她上学时,会把手机给自己玩一路的事情。
小李妈妈觉得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她有个同事的女儿,以前都是年级前三名的,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成绩退步了几十名,一开始老师家长还找不到原因,后来发现她每天都用大人的手机至少看20分钟短视频。
“视频看多了,给出的刺激那么强,孩子看书就没那么专注了。”她跟老公大吵了一架,然后马上把家里的路由器换掉了。
新换的路由器,有不少功能。可以选择儿童关爱模式,控制孩子使用APP的范围和时长。另外,还有一键断网功能,孩子什么时候能上网什么时候不能上,控制起来很方便。
有了这个路由器,管理女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确方便许多。
不过,小李妈妈最近又发现,女儿会用家里的智能电视机点播短视频。她一气之下,中止了电视机点播的会员权益。
有妈妈设置积分奖惩机制
用积分兑换电子产品使用时长
听多了身边妈妈们管不住家里娃使用电子产品的事情,小学五年级男生小张的妈妈未雨绸缪,很早就开始想办法了。
她感觉现代社会完全禁绝电子产品不太可能,不如让孩子有节制地使用,控制使用的时长。
她想到了之前在购物网站上看到的积分卡,决定采购一批来,给小张设置一个奖惩机制。考试在95分以上,多一分就可以得到一张积分卡,一张积分卡可以兑换十分钟的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如果考到100分,除了可以按常规拿到5张积分卡外,再额外奖励五张。
另外,平时的作业特别好或者做家务劳动特别棒,也会有相应的积分卡奖励。当然,表现差了也会扣除积分卡。
这个学期,小张表现特别棒,积分卡加起来有100多张,也就是说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可以有1000分钟。
放假了,小张妈妈会让他自由决定什么时候使用多久电子产品,用积分卡来兑换。
她说,寒假开始几天,小家伙会很有计划地使用,怕一下子使用过多,后面就没有时长了。有时候,能看到他把积分卡摆起来,统筹计划好半天。
有家长让孩子签协议
自己决定使用规则
寒假开始前,初二男生小赵的妈妈就已经开始思考管理电子产品的对策了。因为前面一个暑假,她和小赵因为电子产品吵了无数次架,严重时甚至两个人各拉着iPad抢得不可开交,“感觉母子关系都要决裂了。”
她记得那段时间,小赵经常锁门玩手机,然后作业都来不及写,开学前几天,她半夜起床看到小赵房间里亮着灯,小赵在熬夜赶作业。
这个寒假,她早早就跟小赵商量,电子产品可以玩,但要有规则,两个人最好拟定一份协议。小赵也觉得自己暑假有点过分,他拟了几条规则,然后和妈妈讨论,两个人最终确定了以下条款:
1)每早八点交手机给小赵。小赵写完所有作业、再预习两小时,做完两项家务后才能使用。
2)晚上十一点半之前小赵交回手机。
3)当日作业没写完则一周不能用手机。
4)锁门则永久停用。
5)房间要保持干净整洁。
因为是自己定的规则,小赵至今遵守得很好,还没有发生过作业没完成以及锁门玩手机的事情,小赵妈妈终于安心了。
心理老师建议
用下面的方法让孩子减少依赖
对这几位家长管理电子产品的做法,杭州一所初中的心理老师挺赞同的,建议处理这样的问题不要简单粗暴,还是要尊重孩子。
她针对电子产品的控制使用以及如何让孩子减少依赖,给出了下列建议:
小步子改进法。比如每天减少20分钟玩电子产品的时间,慢慢脱离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使用。
积极替代法。孩子离开了电子产品之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活动,填充空闲的时间。比如踢球、唱歌、户外与朋友聊天活动等,建立现实沟通的联结,从而慢慢取代与网络虚拟世界的联结。作为家长,也要作出表率,放下自己的手机,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互动。
把定规则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如果觉得孩子玩电子产品已经影响到了学习,家长可以先做提醒,但要注意,只描述看到的事实,比如“今天你从几点到几点使用了手机”,表达自己的担心。而不是带有感情色彩地批评:“你怎么今天玩了那么长时间,不知道开学要交寒假作业吗?”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可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把主动权放到孩子手里,也意味着把责任也交给了他。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黄莺
编辑 陈筱妍
审核 罗祎 邹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