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微公号:在日寻唐2

前天,我去往关西机场迎接友人一家,带他们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日本之旅。

还没走出机场,在等待电梯的间隙,友人就忍耐不住向我抱怨:“网上都说日本是个干净卫生的国家,可我去机场厕所,里面很脏的,卫生条件还比不上国内的机场厕所。”

我不会质疑友人的说辞。而日本是干净卫生的国度,也是真实的;机场里的厕所,没有他想象的干净,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我向友人解释:“日本干净的地方在乡下,在农村,外国游客越稀少的地方,就越干净,越一尘不染。相反,大阪最热闹的地方在心斋桥,最脏的地方也是那里。各国游客聚集太多,街上又没有环卫工人,路边也没有垃圾桶,单纯依靠个人卫生习惯,维持一片区域的长期整洁,实在难以为继。”

“机场的境况同样如此。大阪关西国际空港,作为日本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整天人满为患,和菜市场差不多,在少有保洁人员打扫的情况下,让厕所保持长期的干净整洁,同样是很难做到的事。”所以,对大多数,第一次踏入日本的游客而言,初见的印象,并没有符合先前的心理预期。

既然说到了厕所,今天我就展开说说日本的厕所文化,以我长期在日本生活的视角,图文并茂着展开讲讲,日常生活中,在日本有着怎样的入厕体验。

吃喝拉撒,都是关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大事。

这次来日的友人,听说日本垃圾分类严格,也不可以随便丢弃垃圾,于是提前就备好了各种垃圾袋。

根据我接触的游客反映,给他们日本之旅带来困扰的,除了丢垃圾不方便以外,还有就是逛街时找不到厕所。试想垃圾不丢,装在背包和口袋里,倒也无所谓。那如果找不到厕所的话,感觉上来了,多忍耐一秒都是痛苦。

其实,只要稍加了解,逛一逛日本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就会感受到“厕所难找”的困难,是完全不存在的。

尤其是在城市里,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便利店,Seven-Eleven、Lawson、FamilyMart等品牌相互竞争,遍地开花,比国内的药店密度还高,也是毫不夸张。

日本的便利店,承担着便民服务的诸多功能,比如:打印、复印、就餐、ATM取现、买票、生活缴费等。其中厕所对外完全开放,就是面向到店顾客的一项极大便利设施。

虽然便利店的厕所,不是公厕,但却能做到24小时对外开放,并且定期会有店内工作人员维护打扫,不用担心卫生问题。所以,“到处找厕所”的难题就得以轻松解决了,只要找到便利店即可,而便利店随处可见。

当然,游客更应该在入厕时,自觉维护好公共卫生。日本是依靠全民素质,自觉维护起来的干净整洁环境,所以我们在享受各项便利的同时,当然也要履行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的义务。

另外值得说明的一点是,遍及日本的近6万家便利店,除了具有以上便民服务的功能之外,还为弱者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紧急避难的场所,如:儿童或女性遭遇暴力、骚扰、尾随等,游客或认知障碍的老人迷路了,也都可以前往就近的便利店寻求帮助。此举措,现已形成了日本庞大的安全网络,同时大大提高了对于社会治安的维系,大量节减了在警员和岗亭方面的人员和资金投入。

而在日本各城市的旅游景区内,入厕问题就更不必担心。基础设施非常齐全,大多使用自动加热的多功能的电动马桶,不怕冰屁股。哪怕是在嘘嘘的时候,发出来声响感到害羞,这种微小的细节,在设计厕所时,工作人员也贴心的想好了应对办法,坐便上有模拟水流的功能按键,完全覆盖了小便时的声响。

除了最基础的男厕和女厕之外,大多地方还同时配有多功能的第三个厕所,甚至为婴幼儿准备的第四个厕所。

多功能厕所,几乎是标配,在景区里都会遇到。这十分方便行动不便的游客和老年人使用,里面加装了非常牢固的扶手,以及SOS紧急呼救装置,大多还有宝宝椅和可折叠供换尿不湿的婴儿床等。

我常带珍珠外出游玩,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类多功能厕所,由于珍珠年纪小,入厕时还需要我的帮助,只有我们父女二人时,去男厕或女厕都不方便,而这类多功能厕所,就为我这种带娃的家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此说明一点,日本各大景区内的厕所,和关西机场的厕所,卫生条件就大不同了。虽然景区内部厕所,规模也都不大,大多因地制宜,配合景区主题而设计成不同外观,不奢华但也不突兀。男厕里无非是两三个坐便的蹲位,再加几个小便池的站位,仅此而已,却非常干净,也完全没有异味。


奈良一座古镇里面的厕所,外观看不出来,和式风格设计,和景区风

奈良一座古镇里面的厕所,外观看不出来,和式风格设计,和景区风格形成搭配

这种长期保持的干净,并不是依靠工作人员长期打扫和维护的结果。相反,我在入厕时,看到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的机会少之又少,不是没有,而是打扫的并不频繁。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游客们的自觉,是全民的共同维系。

女厕由于平生恐也难得一去,所以具体情况我不清楚。只说男厕,小便池墙上,虽也贴有“共同维护卫生整洁”之类的温馨提醒,却没有“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这么滑稽的标语。

反观日本人,则非常自觉的会“上前一大步”,衣服几乎都贴在小便池边缘了,使旁侧同时小便的人,完全看不到其隐私部位。你可以说他们注意保护隐私,也可以说他们“短”,但良好的卫生环境就是这么维护下来的,鲜有尿渍滴到外面。

再说景区和便利店之外的厕所,也就是俗称的“公厕”。公厕,日本也是有的,但是数量非常少,同时也非常简陋。

如果要找寻公厕,多集中在公园内,路边也有,需要打着灯笼,才可能会遇到。因为之上介绍过了,遍及日本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完全承接的公厕的所有功能。另一方面,谈及公厕建立困难的原因:一是日本土地完全私有,政府没有资金也没有能力做出相应规划,再者个人也不会无私到平白无故建个厕所供大家免费使用。

我也是只在游客多的区域,还是通过刻意寻找,才在路边见到了公厕。

那么,简单说说这类公厕是怎么来的?其建造的由来,也非常有意思。

首先说,日本有着“观光立国”的国策。作为一个旅游大国,自然有一部分税收就依靠旅游业来获取,这其中就有一项税种叫“宿泊税”。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游客来到日本,只要是住宿,就需要缴纳宿泊税。尽管大多游客并不知道有这一项税种,但在住宿费里就已经涵盖了。

所以,日本各地区收上来的这部分宿泊税,大多就用到了公共设施建设中,其中也包括了在人流量密度过大,确有所需的地方修建公共厕所。



大阪的酒店前台,明确注明收取“宿泊税”

日本的公厕,完全比不上景区内部了,也不如便利店的。我要不是迫不得已,实在不愿再去体验。不知是资金捉襟见肘,还是受到土地的私有制约,总之用“宿泊税”建立的公厕都规模超级小,只有一个小便池和一个坐便,甚至有的还没有蹲位,只可以小便。

只能小便的公厕我也忍了,可很多公厕,连私密性都做不到,整个后背都暴露在外面,经过公厕旁边的路人,无论有意无意都可以清晰看到我的背影。那种感觉就和站在公路上撒尿也没多大区别,尴尬极了。

但说起卫生条件来,也是干净整洁的,除此只能说勉强能够解决入厕需求。在此奉劝来日旅游的广大男性同胞,这类公厕能不上还是不要上,但凡能多憋一会,还是去找个便利店,关起门来解决更从容。回想我在公厕的感受,头都不敢抬,脊梁骨随时都要塌了…



京都遇到一处,清晰贴着标识,用“宿泊税”建的公厕



同样标注清晰:“宿泊税”也用于 厕所清洁,就是公厕实在太小了,感觉在这上厕所,入厕者都有被冒犯到的感觉。

说起日本条件最好的厕所,一定是高速服务区和各个商场里面的。如果厕所也分星级的话,商场里的厕所就是五星标准。

在此说明下,我说的商场就是寻常百姓周末休闲购物的地方,相当于国内的万达之类,亲民便利而并非高级。就是这类商场,下面我图文并茂着,简单介绍其内部细致入微的设计。

下面我说的这家商场,就是初一那天和朋友去的,在大阪有着四五家分店,里面的商家也是优衣库、无印良品之类品牌,很大众,也很普通。我可以很负责任的保证,我去过的每家商场,厕所设计都和这家大差不差,只是因为今年春节和朋友刚去到这里,随手拍了几张图片,并非以偏概全,只捡好的讲。所以,这家商场很具有代表性:

先看餐饮区域:

分为两块,由于我们是带着珍珠一起去的,就坐在了儿童区。商场内,特意分出来了一片儿童就餐的区域,这里的桌椅都小一号,相对儿童就餐,高度正好合适。





儿童就餐区域



宝宝椅



儿童区域内,还有这种镶嵌进去的宝宝椅,方便父母带着更小的孩子一起就餐。



儿童区域内的“给汤器”,供冲奶粉用的。



完整构造是这样的,专供儿童取水的区域,免费供应。



这里除了供水区,还有标注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能遇到垃圾桶真是十分难得,有非常亲切的感觉。



水台后面,发现还有一片区域,应该是方便父母带着刚会爬的孩子,在这里就餐。



对比一下,左边成人就餐区域和右侧儿童就餐区域的桌椅大小,一目了然。



儿童就餐区域的角落里,有专门为儿童提供的厕所。



里面的洗手台和烘手机,都是小一号,专供儿童使用的。另外还有给婴幼儿更换尿不湿的台子。



儿童厕所一旁,还有个规模更大的母婴区域



用木板隔开,供父母们对孩子更好的照料和看护。



母婴区域内,也有可以冲奶粉使用的恒温机,微波炉,洗手台和桌椅



母婴室,男士勿进哦~

下面看看商场内部的厕所区域,女厕和我无关,只介绍女厕之外的厕所:

先看男厕:



上个厕所,门口还贴个导览图,太认真了吧…

可以清晰看出,左边是站立的小便区,右边两排是坐便区,另外有四个洗手台,其中有一个,是有扶手加固的…



有扶手加固的洗手台和小便器,供行动不便的人群和老人使用



坐便器的外观样式,都有独立空间



坐便器内部构造,空间足够大,可以放置婴儿车,也配有放孩子的宝宝椅。看墙角处,卫生纸自然是无限量供应啦。

对了,说起日本的厕所文化,有一点特别方便,就是上厕所不用带纸,无论是公厕还是便利店,厕所内都是有卫生纸的。用后直接丢入到马桶里冲走即可,完全可溶解。



再看一个,宝宝椅镶嵌的位置变了,但也是标配。

接下来再看商场内,专为儿童设计的厕所:





同样和儿童就餐区域的那个厕所一样,从马桶到洗手池,再到烘手机,都是小一号的,为儿童专门设计。

再看这家商场内,同时日本各景区也都标配的多功能厕所:



多功能厕所,外观是这样的,写着乘坐轮椅的人群可以优先使用。这类厕所,也为宝爸带女娃或宝妈带男娃这类群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此我要说声感谢!



这是内部结构,左边的那个水池模样的设施也是马桶,水龙头是可以抽拽拉长的,我觉得是为了方便婴儿使用。右边是带有固定扶手的坐便,并配有SOS急救按钮,洗手台,烘手机一应俱全。另外进门最显眼位置,这个折叠竖起的装置像担架,完全可以供一个成年人躺平。

朋友不解这个设备的功能,自语:莫非都上担架了,也得逛商场吗?

把我听笑了。

可这类设备,在各景区内的多功能厕所里也都有,像是厕所硬件设施的标配。其真正功能:应该是有人晕倒后,可以抬至上边休息或等待救援吧!(我纯属猜测)

通过以上,我对日本各类厕所的简单介绍,谈及其“厕所文化”的总结,无非也只是一句话:和照顾“弱者”有关。

坦白说,我被东京灯火繁华的街景震撼过,但更为打动我的,还是日本诸如此类照顾“弱者”的厕所。

拿东京和厕所相较,繁华这种东西,一猛子扎进去,有着生活的疲惫感和不竭的欲望,可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质朴的,乃至粗俗的,才是生活的本质。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专为权势提供服务的声色犬马?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在厕所里安装个扶手和宝宝椅的急人之困?又有多少地方,可以拔地而起一座座繁华赶超东京的城市,却难以建设好一个照顾“弱者”的厕所呢?

厕所, 是一个家庭、学校、城市…最直观,最真实的写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