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男人消费不如狗,这纯粹是瞎扯。实际上,男人的消费能力是很强的。
在中国,大众消费还是男人起着主导作用,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依然是男人在把控,中国仍然是个男性主导消费的社会。怎么能说男人消费不如狗呢?这是什么逻辑?中国最大宗的消费,像汽车、房产,真正做决策购买的肯定是男人,对吧?只是在网上购买一些低价日用品,因为女性更多负责照顾家庭,所以由她们去买,就说男人消费不如狗,这逻辑太简单了。
你想想,所谓中年男人三件宝,始祖鸟、钓鱼、茅台。就说钓鱼这事儿,你知道吗?一年卖鱼饵,天元的渔具能有 20 个亿的销售额,这消费能力多强。那茅台就更不用说了,今年差不多有 1000 亿的营业额,这都谁买走了?还不都是男人喝,能有几个女人喝茅台?还有始祖鸟的衣服,买的人太多了。
其实不是中国男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他们的消费能力被忽视了。他们的消费决策更简单,心里想要什么就买什么。中年男人买的东西,不是买功能,甚至不是买品牌或者单纯为了炫耀,他们买的是情绪价值。
比如钓鱼,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户外运动,是与大自然对话,也是和自己孤独的相处。去钓鱼是很孤独的,中国男人有时候很寂寞、很无聊,也可能是压力太大,不想去花那些高消费的钱。有钱的人可能天天去 KTV 唱歌消费,像杭州的一些夜总会,一去就消费十几万。
但钱没那么多或者活得明白的人就选择钓鱼,因为钓鱼是与大自然交流,也是一种轻度的徒步运动,而且是孤独的,可以和自我对话,有时候鱼半天都不上钩,对吧?
这恰恰满足了男人的这种需求,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炫耀,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看现在钓鱼多火,始祖鸟的服装销量也是暴涨,茅台就更不用提了。这都证明了中国男人是有消费能力的,只是你不懂中国男人,没有真正打动他们的心。
男人的消费相对更理性一些。但你要是在情绪上打动他们,而不是跟他们讲理性,他们就会消费。你得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像中国男人最怕的不是不行,而是怕穷。那为什么现在各种课卖得那么好?
比如发财课,各种讲创业的课,老师都卖得很好,各种招商活动也很火爆。我在深圳,一天看五六家公司,到处都是人在学习,这就说明学习培训的市场非常大。创业者大概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男性,中国真正的钱还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小额开支掌握在女性手中,这就是社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