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春节了,很多人更为关心,今年春节过后的房子市场情况会如何?
咱们先看一下去年的数据,去年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
不过去年年底,整个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翘尾行情,
如去年12月,30个重点城市新房整体成交180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17%;
二手房方面,3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单月成交同比增46%,累计同比增长6%。
尤其是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同比均现增长。
时隔数月,售楼处再次火爆起来,有些人就认为中国的楼市开始复苏,2025年的房价可能会比之前的几年要涨很多。
不过,给你泼个冷水。
行内人士分析,近几年房产逻辑发生了变化,随着三个迹象的出现,2025年的房价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意料。
建议不是特别要买房的家庭,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01
迹象一、大家手上没啥钱了
数据显示,中国M2已经突破了300万亿。这个M2中,包含了流通中的现金、定期存款、活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等,
但M2这一概念当中,并不包括贷款的数据。
M2总量不断上升,意味着啥?消费者纷纷将钱存了起来,而不是拿去消费。
都去存钱了,是不是大家都很有钱?
现实中,财收下降,企业压力大,很多人都深陷负债困局。
就拿房子来说吧,2017年,很多人买房还是持观望态度,认为这玩意可买可不买。
但是从2018年我们涨价去库存,房价一路猛涨,很多人就坐不住了,再不买,同样的房子就需要花更多钱了,
于是2018年到2020年这两三年间,大家都把钱投入到楼市。买了房,就从此背负上了几十年的房贷,相当于从此套牢了,没有多余的钱再进入市场买房了。
结果这两年价格一降再降,即使各种利好优惠,但是真正的成交却不多,这就说明,我们普通家庭手中没啥钱进入楼市。
.02
迹象二,我们已经不缺房子了
官方数据,全国有超过6亿栋住房,相对于14亿人口,很明显总量足够了,即使现在开发商不建房子,我们的房子仍然够住。
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2025年买房的人仍然会很少,即使继续下调利率,继续降低首付也无济于事。
.03
迹象三,大家的信心还需要时间恢复
比如过去大家疯狂买房,相信房价会涨,从不担心交付问题,更不曾听说什么烂尾。
这两年,开发商资金压力了,老百姓买房子最关心的就是交付问题。
过去,房企们搞的都是三高模式,把银行的钱借了,把老百姓的钱拿了,结果呢?
拿了很多楼盘,最后资不抵债,老百姓花了钱买房,但迟迟拿不到房子,即使拿到,质量也堪忧,维权之路又是漫漫长…
大家没啥信心了,这个就需要时间去填补。就像那些搞网红卖货的,人设崩了,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重设人设,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楼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前房子引领经济,房子一涨,上下产业链跟着快速发展。
但是现在房价这么高,老百姓负债率这么多,如中国城镇家庭平均负债率为56.5%,其中房贷就占比近77%。还有多少空间继续用房子来发展经济?
很显然,房子再重要,也要稀释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包括房产税已经越来越近了,这些操作,其实都是为了让虚高的房价稳定到健康的水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的高层会议明确了,2025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五项重点任务:
其中一个就是,“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所以,总的来看,2025年的房价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很大概率会进入一个长期的横盘期。
即使上面也明确了,2025年要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继续降利率,继续从首付比例上下功夫,买房的人也不会特别多。
尤其是三四线小城,前几年的棚改搭载搭建,很多人手上都有几套还建房,再加上人口持续流失,这些区域拿什么支撑价格走高?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买房子要分析其中的利弊,再做决策!才能避免陷入持续亏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