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点儿摸不准自己的定位了,夹在中国与特朗普团队之间,石破茂似乎找不准所谓的战略平衡点在哪儿。日本外相岩屋毅在参加完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之后,与鲁比奥“相谈甚欢”,甚至还替他向中国“求情”。结果在王毅外长与鲁比奥一番通话之后,日本很快就嗅到了风向不对的苗头,于是主动向中国表态交底。


这一连串的事件背后,反映出怎样的国际关系?石破茂又打算给日本找到怎样的定位呢?

据新华社报道称,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上,再次对日中关系作出新一轮表态,称其“将在广泛领域进一步强化双边沟通与交流,减少悬而未决的课题,增加合作”。

石破茂自当选首相以来,不止一次强调增强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可这次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前几次,都是“有求于人”,要么是实现了双方高层的直接会晤,要么是日本外相岩屋毅圆满完成了访华之行并达成多项共识,那么此时的中日关系有什么深入沟通的必要性吗?其实是有的,那就是给岩屋毅的访美之行“擦屁股”。


岩屋毅受邀参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就职仪式,本就是高规格出席,而仪式结束后又与印度、澳大利亚外长留下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展开了新一轮的“四边安全对话机制”,这是在向特朗普表达自己的利用价值与“忠诚”。

兴许是岩屋毅知道自己的“亲华”立场有些过于明显,因此在同鲁比奥接触后,公然为这位“反华急先锋”辩解。日经新闻报道称,岩屋毅表示自己曾以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是对华强硬派,但在“四方安全对话”时他却强调并非针对中国。他还特别表示:“鲁比奥并没有指名提及中国,日美之间不会因为对华态度而产生分歧”。


岩屋毅的这番表态,无非是在透露两个信息:其一是中日修复关系不会招致美国的反感,日本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主权”;其二是替鲁比奥辩解,希望中国能取消对鲁比奥的制裁措施。很可惜,这两个信息都是有意投放出的烟幕弹,只要有驻日美军存在,日本就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中日关系,这是肯定的。

至于鲁比奥,虽然他之前“反华急先锋”的称号有一定水分,是为了快速积攒政治资本并顺利通过国会听证会打造出的“名头”。可如若因对方当上了国务卿就撤销制裁,只会助长美国国内“反华”风气的滋生,也会削弱中方制裁的效力。必须要让美国及其世界都清楚,中方制裁将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这样才能有效制止不正之风。


再说到“四方安全对话”,明眼人都能瞧出这就是一个专门为遏制中国崛起而打造的小圈子,鲁比奥在这一次会谈中并未提及中国,是因为无论是自身制裁,还是特朗普政府的当务之急,都“有求于人”,自然不会闹得太难看。可往后呢?一旦俄乌实现停火,特朗普肃清了内政,难免不会将矛盾再次集中在中国周边地区,届时再开一轮“四方安全对话”,还会不提中国吗?

岩屋毅对此心知肚明,眼下的粉饰虚张只为在中美两国间寻求平衡点,同时也让美国看到日本有存在的价值,好在自由度上进一步讨价还价。可这样做,无疑是给基于中国立场的中美关系再添乱,我们怎么制裁鲁比奥,如何看待“四方安全对话”,还轮不着日本来给我们定义与解释。


因此在看到中方迟迟未回应美日抛出的橄榄枝,日本首相石破茂只好再次对华释放出积极信号,甚至宣称要解决一部分“悬而未决”的课题。要知道,中日之间的许多矛盾都离不开美国从中作梗,更离不开日本国内死灰复燃的军国主义在层层助推,例如日本对台海问题的保障,对历史问题的悔过,这样是中国最想要的,石破茂能给吗?

对于石破茂想打造的“田中角荣2.0”时代,我们不作奢求,因为他在竞选之前,还特意窜台搞所谓的“地区平衡”。如今我们应该着眼于,他如何在“特朗普2.0”时代来处理各方关系,而我们又能从中获利多少?利益,永远是大国交往的基础,中美、中日、美日亦是如此。日本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而不是指导别人该怎么做。【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