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四代侯爵之子,母亲贾敏则是二代(辅)国公之女。两人当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不过要说“门当户对”,也只能说勉强。林家四代列侯,林如海父亲还只是被皇帝恩赏的一代侯爵,无论如何也比不得正鼎盛的国公贾府。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林家的四代列侯,本应该三代而终,依据明清两代的勋爵制度,明显是功臣勋爵,也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范畴。

贾家的宁国公、荣国公是降等世袭。且荣国公承袭两代,宁国公承袭一代后都为“一等将军”,依据明清两代的勋爵制度,明显是宗室勋爵:镇国公、辅国公、一等(镇国)将军……以此类推。

单以爵位的尊贵论,功臣勋爵无论如何比不得宗室勋爵。明初的镇国将军遇见“公侯”,镇国将军居左为上,公侯居右为下,公侯先行礼,镇国将军再还礼,更别提镇国将军之上的辅国公、镇国公了。


别看都是“国公”,功臣勋爵的某国公,就比不得宗室勋爵的镇国公与辅国公,双方属于两个体系。侯爵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是史家为侯爵,史公为尚书令一朝宰辅仍旧位于宁荣二公之下的主因。论权力,可能史公作为宰相更大。但论勋爵和地位,不是保龄侯比宁国公、荣国公差一等,差距大了去了。

而史公是保龄侯尚书令(宰相),又岂能是其他侯爵可比?同样是侯爵,保龄侯世袭肯定是最高等级,而林如海父亲被恩赏赐爵,肯定是最低等级。双方都没办法比较,如何比较贾代善的辅国荣国公!

所以,贾敏嫁给林如海,其实是下嫁。林如海之所以有资格娶贾敏,实话实说与他父亲被皇帝赐爵有关,否则两家彻底门不当户不对,又谈何婚嫁?显然,皇帝是有意促使贾家与林家的联姻。为什么会如此?答案也很简单!

林家是书香门第,彼时贾家也正积极转型弃武从文。贾敬更是比林如海更早考中进士,双方联姻代表皇帝希望贾府在诗书传家上再进一步,甚至彻底放弃手中的军权。这就有点“杯酒释兵权”的意思。


贾敏此时嫁给林如海,属实是一场不得不为的联姻。否则以贾敏是贾母心肝儿肉的宝贝,又怎么可能嫁去林家受苦?

关于林家,除了爵位不如贾家之外,还有这么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林家四代列侯,到贾敏与林如海联姻时,贾家才只是二代。从宁荣二公建功立业,以及贾家由南京北迁来看,明显有靖难之役的影子。

打了比方说,林家相当于朱元璋封的侯爵,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来到了朱高炽的仁宗朝被加爵一代,试问还有什么权力和地位?徒有虚名而已。且朱允炆与朱棣两朝关系何等未免,林家就算没站队,还能剩什么?如何与相当于追随朱棣打天下的朱能等新贵贾府相比?

其次,爵位只是个身份地位,一年的俸禄极其有限。清代爵位俸禄基本参考明朝。镇国公的俸禄是银700两,禄米700斛。不列等的侯爵只有230两左右,林家当属于此列。


就说这点钱够什么用的?贾府的富贵是有巨大的田庄和四大家族背后强大的权力支撑,不靠俸禄甚至田庄收益,单只是权力涉及到灰色收入该有多少?而林家除了俸禄,可是没有其他收益进账保证的。

一个没有实权的侯爵,只靠着俸禄,还要维持侯爵的仪仗、人员培植,包括家中主仆人口滋生,怎么支持?所以,强如史家才不过三代就穷了。贾珍在第五十三回也曾提到世袭之家的“穷”。“除咱们这么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荡,想得周到。”

除了贾家一两家能够支撑,其他都是“世袭的穷官”连过年上供的银子都需要皇帝赏赐,史家是如此,林家怎么能幸免?

所以,贾母将贾敏嫁给林如海,实际是未必情缘的。主要是林家太穷,贾敏去了就要受苦。可能有人说贾敏的嫁妆肯定多。这话不假!但多也是有限的,贾敏不是公主,不能为所欲为。古代婚姻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和互相尊重。林家不富裕,贾家能将金山银山给贾敏作嫁妆?那时候娘家嫁妆多多益善可不是好事。尤其对于林家来说,媳妇嫁妆太多,羞辱谁呢!


所以,贾敏的嫁妆势必有限。她嫁林如海,更多是贾府需要与林家书香门第联姻而不得不为。

最后,林如海是末代侯爵之子。未来没有爵位世袭。一旦末代林侯死了,林家就要搬离京城回到原籍,贾母就与女儿分隔两地,很可能一别就是一生。你让贾母如何原因。

至于林如海考中探花郎,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了。从林如海出场四十多岁年纪,他考中探花已经是三十五岁之后,与贾敏结果起码十几年。而他作为前科探花被钦点巡盐御史,如果不贪就不可能有钱。而根据明代和清初的官制,巡盐御史顶天不超过六品,在贾家跟前也实在算不得什么。

林黛玉进贾府,只带一老一小,不是有人不带,而肯定已经是最好的配置。可这两人在贾母眼中根本看不上,随便安排个二等丫头就强过她们了。

林家真富贵,怎么可能只用这两个人伺候多病的林黛玉,起码也要安排一个鸳鸯或者周瑞家的那样的,才合理放心不是。

综上,贾母嫁女儿不是因为林家有钱,门当户对。只是因为贾家需要与林家联姻罢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