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娱乐圈,那真叫一个热闹非凡,各类综艺节目如潮水般涌来,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音乐类综艺,资本们似乎找到了 “流量密码”,觉得只要请些所谓的 “大佬” 来坐镇,就能稳稳地抓住观众的眼球,把收视率拿捏得死死的。观众们一开始也满心期待,想着能在节目里看到真正有实力的大咖,毕竟能登上导师席的,怎么着也得是乐坛的中流砥柱吧?可谁能想到,现实却给了大家狠狠一巴掌,有些在乐坛连一首代表作都拿不出来的人,居然也大摇大摆地坐在导师位置上,口出狂言自称 “乐坛的神”,这事儿,可太让人无语了!
咱们先来说说刘德华,这位可是乐坛响当当的人物,四大天王之一的名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火遍大江南北,影响力那叫一个深远。曾经有节目组盛情邀请他去当音乐导师,换作别人,估计早就乐开了花,可刘德华却异常冷静。他直言:“我真没觉得多激动,反而心里有点害怕,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格儿。”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他的谦逊和对音乐的敬畏之心。刘德华在乐坛是什么地位?在娱乐圈又有多大的名气?那都是有目共睹的,他要是坐在导师席上,绝对是众望所归。可即便拥有如此高的成就和资源,他依然没有飘飘然,而是秉持着 “活到老学到老” 的态度,一心想着怎么突破自我,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这份初心,真的太难得了。
再看看华晨宇,和刘德华比起来,那可就是天壤之别了。华晨宇选秀出道后,在音乐这条路上那叫一个 “自信过头”。他总觉得自己在乐坛是 “无人能敌” 的存在,甚至在演唱会上和粉丝互动的时候,公然宣称自己已经是 “乐坛的神”。粉丝们也是疯狂追捧,对他各种夸赞,在粉丝的力捧下,华晨宇的人气一路飙升,短期内就在乐坛占了一席之地。
可要是仔细瞧瞧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他发行了不少歌曲,却没有一首能真正 “出圈”,在大街小巷传唱。换作稍微有点自知之明的歌手,估计早就静下心来,好好打磨作品了。但华晨宇不这么想,他不仅不觉得自己作品不行是个问题,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是别人不懂他的音乐,所以才会这样。一开始,观众们还能理解,毕竟歌手成长需要时间,说不定以后就能拿出好作品了。
可当看到他坐在导师位置上,对着毛不易指指点点的时候,观众们坐不住了。毛不易大家都知道吧,人家带着《消愁》《像我这样的人》《牧马城市》《无名的人》等一系列爆款歌曲走进大众视野,这些歌曲歌词走心,旋律动听,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反观华晨宇,他引以为傲的《癌》,那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这首歌没有大家熟悉的旋律,听起来就像是 “乱叫”,完全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可华晨宇却自信满满地解释,说这是他感受到了癌症患者的痛苦,所以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同样是为癌症群体发声,赵英俊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就截然不同,那平静的曲调,真挚的歌词,能唤醒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让大家产生强烈的共鸣。两相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还有一次,在某个游戏环节,沈腾被问到说出华晨宇三首知名歌曲。沈腾当时的表情,那叫一个迷茫,脸上写满了 “我真不知道”,现场气氛瞬间尴尬到了极点。沈腾大家都知道,好胜心可不弱,但这次他没怎么挣扎,直接就认输了。从这个小插曲也能看出来,华晨宇虽然顶着 “顶流歌手” 的头衔,但他在作品方面的表现,真的很难让人信服,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成就坐在导师的位置上,对其他歌手评头论足。
说完华晨宇,再聊聊孟美岐。孟美岐长相不算特别出众,出道这么多年,观众对她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她能有现在的热度,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本的大力扶持,吃着流量的红利。她作为女团成员,既没有杨超越那样超高的人气和知名度,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可就这样,她居然也坐到了音乐综艺导师的位置上。
消息一传出,观众们都惊掉了下巴,觉得这事儿太荒唐了。要是韩国娱乐圈的人知道了,估计得笑掉大牙。要知道,孟美岐之前为了在韩国娱乐圈闯出一片天,费了不少力气,可最后却因为实力不够惨遭淘汰。没想到,在韩国没混出名堂,回了国内却摇身一变成了导师。
在节目里,孟美岐那自信又高调的样子,真的让人看不惯。她对着周传雄这样的乐坛前辈,说指点就指点,说话的时候,脸上满是不耐烦,那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好像她才是乐坛的权威一样。而周传雄呢,人家可是凭借《黄昏》《冬天的秘密》《关不上的窗》《男人海洋》等经典歌曲,在 MP3 流行的那个年代就火遍大江南北,拥有无数粉丝。面对孟美岐的 “指点”,周传雄始终保持着谦卑的态度,还不停地鞠躬感谢。一个是没有代表作的新人,一个是乐坛的老牌王者,这样的场景,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感叹,这乐坛的 “辈分” 都乱套了,“青铜点评王者”,简直太离谱!
娱乐圈现在这种现象真的很奇怪,有太多自视清高的人了。金融大佬王健林曾经也对这种怪相感到困惑,后来他看清了本质:明星就像是商品,能在这个高新产业里风光多久,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在娱乐圈这个百花齐放的地方,没有谁能一直红下去。那些幕后的资本,为了追逐名利,把一些人捧红,但很多被捧红的人却迷失了初心。他们没有真本事,却还想在乐坛扛起大梁。
导师,本应该是那些在音乐道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作品被听众广泛认可,实力经过时间考验的人才能担当的角色。像刘德华这样的前辈,面对导师的邀请都如此低调谦卑,多次婉拒。很多老牌歌手也都对导师这个位置敬而远之,他们不想用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去试探观众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可就是这样,一些没有实力、没有作品、没有名气的人,却大摇大摆地出现在舞台上,对着真正有实力的歌手指手画脚。长此以往,真如杨坤所说,华语乐坛恐怕真的要倒退了。现在就连职场新人都能对着老人进行所谓的 “专业性点评”,这怎么能不让人担忧呢?在这个 “流量为王” 的时代,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