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出的条件,中国没有接受。春节假期过后,特朗普政府就计划对华加税,他们为何坚持还用同一套招数?特朗普不装了,再次对中国摆出咄咄逼人的姿态,他的计划能实现吗?
当地时间1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态,将在2月1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但他没有提到中国。随后,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加税的举措“也适用于中国”。有消息称,特朗普计划利用关税进行施压,从而让中国答应一个要求,即4年进口超过2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万亿元的美国商品。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抵达巴拿马,声称“中方能关闭巴拿马运河,而巴拿马政府无法拒绝中国”。显然,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的较量,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有一个事实,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那就是美国建国240多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跟他国进行贸易战。但在二战后,美国成为了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推动者,因为他们要对付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美国利用自由贸易整合了本土、欧洲、日韩、中东等地的产业,确立了工业国出口产品,消费国接收产品的模式,把生产力优势提升到最大,把资源利用率拉到最高。但在苏联倒下后30年,美国猛然发现自己建立的自贸体系,出现了更大的受益者,使得他们选择回归贸易保护主义。
而且,作为房地产富商,特朗普通过营造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让自己摇身一变成为美国中底层民众的代言人,塑造了“强硬”的形象。但在上台后,特朗普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因此把所有责任归咎于他眼中的“战略对手”中国。4年后,特朗普重回白宫,依然无法实现“MAGA”,但他这次除了对华施压,还盯上了美国的盟友,迫切想要取得“成果”,来维持自己的“强硬”形象。这个情况,其实说明特朗普很清楚,自己拿中国没有什么办法。
所谓的“15万亿美元大单”,也是特朗普准备与中国谈判,提前实施的一个套路,即先抛出一个离谱的条件,然后再进行下调,最后让对方答应自己提出的“优惠条件”。鲁比奥前往巴拿马,大肆宣传“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也是特朗普这个套路的体现。然而,中方对鲁比奥出访巴拿马没有任何表态,对特朗普考虑对华加税也只是回应“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言外之意,中方做好了万全准备,特朗普还有什么招数尽管使出来吧。
美国的加税策略并不新鲜,当年拿破仑对英国也使用过,最后的结果是惨败。因为当时的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制造业国家,还有强大的皇家海军。现在的中国,则拥有比整个西方主要国家加起来还高的产能,还是全球超过13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AI大模型DeepSeek的出现,说明中国在最热门的科技上,能正面击败美国。在这个局面下,特朗普没有任何与中国叫板的底气,他的加税只能成为一场政治作秀,毫无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