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16日,在砥平里战役结束后,西线汉江南岸的志愿军撤到汉江北岸休整。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敌我双方进入僵持阶段。
于是,彭老总便决定利用这短暂的平静期,回国跟毛主席汇报朝鲜的情况。自从出国作战以来,因为战局紧张,他始终都没有机会当面跟毛主席汇报。
之后,彭老总给毛主席发报:“我拟乘此间隙,利用月夜回中央一趟,面报各项,如同意,我于21日凌晨抵达安东,为争取时间,请聂总备专机在安东等我,以便我当日即可抵京!”
毛主席收到电报后,立马批准了彭老总的回京安排。
最终,彭老总2月20号晚上,带着一个警卫员就出发了。21号下午2点,彭老总抵达毛主席的住宿。彼时,毛主席正在午睡,警卫员不让彭老总进去,可彭老总知道前线紧急,时间紧迫,便大喊:“我有急事找毛主席!
彭老总的这一声喊声把毛主席给叫醒了。得知是彭老总到了,主席立马起身,并对警卫喊话:“是老彭到了吗,赶紧进来吧!”
一见到彭老总,主席便关心彭老总的状况,眼见彭老总满脸血丝,主席心疼道:“老彭啊,入朝几个月,你都瘦了不少啊!”
而彭老总则说:“主席为了朝鲜的战况,也憔悴了不少,主席,你要保重好身体啊!”
之后,彭老总又说道:“主席,我这次回国,除了汇报战况,就是想反馈一下部队遇到的困难,想要寻求中央的帮助!”
说完,彭老总便跟主席汇报情况。经过4次战役之后,彭老总感触颇深,他发现朝鲜战争和之前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完全不同。因此,部队也遇到了以往所没有遇到的难题。
于是彭老总便跟毛主席讲述了部队如今面临的困难。
一是兵员不能取之于敌。抓到的俘虏不能补充自己,也不能就地动员朝鲜青年参加志愿军。以至于经过战役后,部队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战斗力越来越弱。
二是物资弹药严重紧缺。因为敌人用飞机轰炸我们的后勤线,以至于武器弹药无法运到前线。即便是缴获敌人的装备,因为没有技术人员,士兵也不会用,同时因来不及搬运,也会被敌机迅速炸毁。
三是朝鲜气候寒冷,战士们的身体顶不住。部队越过三八线的时候,正是朝鲜最冷的时候,很多志愿军入朝前没想到朝鲜会这么寒冷,都是衣着单薄,连基本的鞋袜都没有,以至于遭到冻伤,并因此生病。因为天气寒冷倒下的士兵,不计其数。部队非战斗减员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四是因为没有新鲜的蔬菜供给,很多战士营养不良,得了夜盲症。和武器弹药一样,食物也因为敌人用飞机封锁了后勤运输线,以至于运送不到前线。
之后,彭老总又说,因为没有空军掩护,也没有足够的高射炮,敌机在朝鲜上空,犹如无人之境,来去自如,想炸就炸。因为敌机的轰炸,志愿军的车队在一个月内就损失了780辆车。
毛主席听后,表情非常严肃,他知道志愿军难,没想到会这么难。沉思了片刻后,毛主席便向彭老总传授锦囊妙计。
毛主席告诉彭老总,前方的战况,他可以自己根据战况随时调整。倘若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必急于求成。
之后,毛主席又告诉彭老总,朝鲜战争接下来的三个战略方针。第一,依据目前的局势看,朝鲜战争会打成拉锯战,我们要做好至少打两年的准备。
第二,既然是长期战争,我们就要采取轮番作战的策略。军委已经通知国内的部队,每一支部队都要做好入朝轮战的准备。因此,兵力问题,你不必担心。
第三,第二批志愿军部队9个军到齐后,用2个半月的时间,消灭三八线南北地区李承晚的部队,然后继续向汉江以南推进。
同时针对彭老总最关心的防空问题,毛主席也说了,会从苏联购置飞机。同时,主席还告诉彭老总一个可喜的信息,那就是如今全国捐献飞机的款项,就可以购买3710架飞机。飞机一到后,立马催促空军训练,早日升空,保护我们的后勤线。
毛主席的一番表态,让彭老总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之后,彭老总在北京待了10天后,便又急匆匆返回朝鲜前线了。
彭老总此次回京,让志愿军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先是19兵团提前投入入朝作战的准备当中,其次是3兵团的3个军立即入朝作战。其次是西线部队得到了5.7万的兵力补充。同时,中国空军也前往朝鲜修建机场,同时入朝的还有一个高炮师、3个火箭炮团、两个榴弹炮团。
而为了补充后勤线,国家已经向苏联采购了1.7万辆汽车,并搭建了一个能容纳10万张病床的医院。
彭老总回到指挥部后,因为物资紧缺以及敌人的磁性战术原因,下令部队转移到三八线以北,在此阻滞敌人的进攻。
而1个月后,19兵团以及野战炮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也抵达了一线。面对志愿军人员齐整,敌人在连续作战2个多月后,已无力再对志愿军发起进攻,而等待他们的将是志愿军的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