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到现在,我们没有挨过一次饿,也没有受过冻。”走进拉孜县锡钦乡夏拉苏村“双联户”户长坚参的板房,每个床位上都叠着高高的床褥被子,柜子上的插线板正在给手机充电,烧火炉、冰箱、柜子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大白菜、黄瓜、橘子、苹果放在一个大篮子里,糌粑、大米、面粉也堆在冰箱旁,藏式桌子上是刚沏好的酥油茶,热气顺着瓶口飘向空中。
坚参掀起冰柜门让记者去看,里面放满了新鲜的酥油和牛羊肉。“过冬物资不缺,请所有关注我们的人放心。”坚参说。
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灾区群众安置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改善安置条件,确保灾区群众有地方住、有热饭吃、有安稳觉睡。
目前,过渡安置工作正有序开展。据了解,截至1月26日,定日县各安置点已搭建完成7290间活动板房,长所乡、曲洛乡、措果乡等受灾较为严重地区的群众已全部住进安全温暖的板房。其他受灾地区过渡安置点也在加紧建设中,群众将陆陆续续搬进板房。各安置点上,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群众吃穿住行都得到了保障。
午后的太阳暖洋洋,拉孜县锡钦乡夏拉苏村活动板房安置点里,一群老人喝着酥油茶坐在板房外面聊家常,孩子们分成两队进行足球比赛,一辆皮卡车绕过蜿蜒的村道驶进了安置点停车区,大学生志愿者赶紧跑过去,合力将车上已经搭建好的板房搬下来拉到了既定位置。
“师傅,你送来得真是及时。”其中一名志愿者说道。众人默契地固定好板房,又拿来扫帚进屋打扫起卫生,刚才还在进行足球比赛的小孩们此刻一个个从门口探出脑袋,充满好奇。
“姐姐,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吗?”一个小男孩怯怯地问道。“是的,明天你们就能在这间教室学习啦。”志愿者一边回答一边把屋外的桌子搬进去摆好。
当记者赶到拉孜县锡钦乡夏拉苏村活动板房安置点采访时,“青青儿童乐园”小学生教学点的帐篷早已撤下,志愿者正收拾东西给板房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板房相对暖和耐用一点,所以我们向上级单位提出了申请。房内的电线都是提前接好的,待会儿供电所的工作人员会把外面的电线接上,这间板房今晚就能使用了。”乡长德青玉珍介绍道。
天气寒冷,夜晚气温通常会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虽然每间板房都配了烧火炉,柴火和牛粪也在不间断供应,但为了保护群众不受流感、呼吸道疾病等传染病的影响,定日县根据群众意愿开展了应急流感疫苗接种。
“打针不可怕,你看其他小朋友多听话,你也要乖乖的。”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活动板房安置点医疗救助室里,普布的妈妈不断地安慰着他。渐渐地,普布从惊慌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像个“小大人”一样完成了疫苗接种。
“疼吗?”记者问道。“一点也不疼。”普布稚嫩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态,语气里满是自豪。普布身后的孩子们受到鼓舞,一个一个顺利完成了接种。
除了固定的医疗救助点,还有一支支流动巡诊力量在各个灾区行动。
“来,把头抬高站直,呼吸有没有比上次顺畅?”日喀则市吉隆县中心医院副院长次旺欧珠在流动巡诊过程中,为一位出院休养的老人检查肋骨恢复情况。
“感觉比上次好多了。”老人回答道。地震中老人肋骨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已经明显好转,加上次旺欧珠每天都会随着流动巡诊车前来检查,老人的病好得更快了。
地震当天,次旺欧珠和10名医生同事申请来到定日县长所乡进行救援,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依然坚守在一线,为当地群众提供就医服务。
人员救援安置工作完成后,牲畜的死亡保险赔偿工作开始进行。得益于村干部的协调安排,拉孜县曲下镇土林村村民扎西次仁的危房和牲畜死亡保险金短短三天内就打到了他的“一卡通”上,免去了来回奔波的辛苦。“保险公司总共给我赔了1.9万元,前期审核工作特别迅速,这下我能安心过个年了。”扎西次仁说。
走进定日县曲洛乡热木青村活动板房安置点,村委会、临时党支部、警务室、医务室、青青稞稞暖馨小屋相继开设,让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在一点一滴中落到实处。
天慢慢黑了下来,安置点板房上空炊烟缭绕,盏盏灯光照亮了屋前的路……(桑邓旺姆 马晓艳 扎西顿珠 索朗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