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金价冲上新高。

而在国产电影圈,一项新纪录,也许也要诞生了。

什么纪录?



——票房总纪录。

春节档鏖战正酣,六部主要影片,有人欢喜有人忧。

有的影片,正朝着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发起强有力的冲击,有些则让人失望无比,形势并不乐观。

而还有一些电影,注定了,就是春节档的“炮灰”。



有人说,2025年春节档,是史上最强的春节档。

因为入围的六部影片,都极其强势。

比如《封神之战火西岐》。

因为第一部留下的好口碑,所以大家对于乌尔善,保留了最大程度的期待。

比如《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徐老怪加上顶流肖战,又是金庸经典武侠,买账者自然也不会少。

再比如《唐探1900》。

你永远不能小瞧陈思诚

尤其是在悬疑+喜剧的领域,陈思诚的唐探系列,可以说是给中国电影,十足的上了一课。

2025年春节档,是不是史上最强,目前还不好说。



可有些电影,是已经坐不住了。

咱们在后面,一一分析一下。

第一、创造纪录

其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的票房,稳居中国电影总票房第四名的位置。

前面三位,分别是《长津湖》《战狼2》,以及《你好,李焕英》。



我前面提到的新纪录,还是来自于饺子导演的《哪吒》系列。

上映第4天,《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0亿之多,并且单日票房占比,已经将近6成。

这是什么概念?

春节档,中国电影的第一大票仓。

居然有那么一部影片,能够以38%左右的排片,拿到近6成的票房占比。



这早已经不是单纯的春节档票房夺冠的事情了,而是要冲击中国影史冠军,并且极有可能实现。

排名第一的《长津湖》,总票房57.75亿。

而根据权威机构的最新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预计票房,将达到恐怖的67亿。





比目前排名第一的《长津湖》,高出了整整十个亿。

饺子导演,恐怖如斯。

高达8.6的评分,正好反映了《哪吒》,完全配得上这个成绩。



第二、平稳发挥。

春节档开始前,有朋友开玩笑说,《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会不会拿下春节档冠军?

我斩钉截铁的回复说,不可能。

徐老怪,加上肖战、庄达菲,能够吸引一些票房。

但注定了,该影片只能算是春节档的“下等马”。



毕竟,流量演员搭配上已经近乎拍烂了的金庸武侠,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很多人买单的样子。

果然,预售过后,一地鸡毛。



目前该影片上映4天,拿到了5亿的票房,而其排片与票房占比,基本上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权威机构预测,其最终票房,预估只有6.5亿左右。



算是预料之中。

同样没有意外的,还有《唐探1900》。

陈思诚捣鼓悬疑+喜剧,还有王宝强、刘昊然,在春节档这一适合合家欢的时间段,不成功才奇怪呢。



尽管不敌哪吒,排片与票房占比,也出现了“倒挂”的现象。

但陈思诚的《唐探1900》,仍然是最稳定的那一部。

目前,票房已经超过14亿,预计也将拿到36亿左右的票房。



其实春节档发挥最稳定的,还要属于《熊出没》系列。

到底有多稳定呢?

稳定到,几乎可以不提的地步。

第三、让人失望。

今年春节档,最令人失望的电影,非《封神之战火西岐》莫属。

第一部的好口碑,愣是给败了个精光。

什么“姬发邓婵玉爱情故事”,什么“蓝精灵”“伏地魔”。



中国传统式的神话大IP,融入了无数西方的元素,并且特效方面毫无亮点。

难道说,第一部赚来的票房,是全用来还债了吗?

否则难以解释,《封神之战火西岐》居然会在特效方面,找不出哪怕一丝的亮点。



毕竟在故事层面上,我对于“烂”,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

第四、纯纯炮灰。

林超贤导演,引入了于适、王俊凯两大流量,黄轩主演,硬汉张涵予坐镇。

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美好。



但从电影定档之初,我就知道,该影片无疑是春节档的最大炮灰。

为啥?

黄轩的“寒”体质,和永远撑不起票房的流量演员,再加上近几年类似题材的狂轰滥炸。

所以,《蛟龙行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径。



我很奇怪,这样的一部电影,为什么不放到国庆档中去?

还是说,从公司到导演,都对自己的作品,根本没有信心,于是就放到春节档试试水,没准出现奇迹呢?

我看,是完全想多了。



其实,饺子导演,给中国电影圈以及电影人们,好好的上了一课。

那就是,再好的营销,再大的流量,再扎实的题材,如果拍不出高质量的作品,终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道理朴素,可依然有人投机取巧、执迷不悟。

讲道理,留给中国电影的时间,真不多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