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乙巳蛇年的年味儿格外浓郁。1月30日大年初二上午,新疆国际大巴扎热闹非凡。放眼望去,这里每个角落都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与独具特色的建筑相映成趣,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12时,一阵欢快激昂的音乐响起,“在大巴扎过大年”系列活动开始了。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舞者们,犹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瞬间点亮了整个大巴扎。维吾尔族舞蹈婀娜多姿,舞者们旋转时裙摆飞扬,眼神灵动,热情似火;哈萨克族舞蹈豪放洒脱,舞步轻快有力,展现着草原儿女的豪情壮志;蒙古族舞蹈刚柔并济,动作大气磅礴,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各族舞者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赢得阵阵掌声与喝彩。
就在市民和游客沉浸在新疆民族舞蹈的魅力中时,如春雷般轰鸣的鼓声响起,循声望去,一群腰鼓手头系白羊肚手巾、身挂红腰鼓,在鼓点声中忘我地舞动,以刚毅有力的舞步激荡起万马奔腾的澎湃气势,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围观者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整个大巴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人群中,无锡游客宁筱筱举着手机记录了整个演出过程,她说她被这场演出震撼了,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让远方的亲朋好友也能感受到这场视听盛宴。
“太棒了!这场演出看得我心潮澎湃,忍不住跟着舞起来。没想到在新疆也能看到安塞腰鼓。”从兰州来乌鲁木齐亲戚家过年的段先生边看边给两个孩子讲解。他说,安塞腰鼓有悠久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众越热情,舞者越有激情。沿着大巴扎步行街,演员们边走边舞。观众们跟着演员的舞步也跳了起来。三哥哥安塞腰鼓表演团团长王世虎说,之前他们多次到阿勒泰、喀什等地演出,这是首次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演出。
三哥哥安塞腰鼓表演团有30名演员,年龄从13岁到70岁不等。“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我们能把安塞腰鼓的魅力带到新疆,与这里的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王世虎说,在这个充满非遗魅力的春节里,新疆国际大巴扎成了文化交流的大舞台,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索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