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对杭州一到秋天就“满城桂花香”的特色风景印象深刻或者有所耳闻。其实冬天也有差不多的景致,尤其春节前后,无论景区景点还是公园小区,几乎随处可见蜡梅红梅和白梅们竞相怒放的盛况。然而它们习惯了“暗香浮动”,远没有桂花那般高调,才没有受到外地游客的太多关注。



大概今年是“暖冬”的缘故,我所在小区里的蜡梅正值花期,而大部分红梅才只开了一半。前两天去取快递的时候,便在路上随缘记录了几张。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如果细分,蜡梅花也有很多品种,有的“外轮蜡黄色、内轮黄色、光泽蜡质”,有的则内轮呈紫红色,相较于真正的梅花,它们的香气都要更加浓郁一些。蜡梅不仅是观赏花木,内含的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更是制高级花茶的香花之一,不过说实话,其香跟桂花一比,似乎还是要逊色很多的。





现在手机的摄影功能强大,以我所用的过时了好几年的水果14P来说,自带的微距功能就很好用。而想要拍出点光影效果,只需逆光或侧逆光即可,恰逢年三十前一天,杭州刚好阴雨,所以明暗对比不算强烈。对于手机摄影的自动对焦来说反倒有个好处,就是不容易过曝。



至于蜡梅还是腊梅,古籍《礼记》上就有相关描述:“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蜡”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腊”字,因而蜡月和蜡梅的“蜡”字,可和“腊”字通用。





由于春节这段时间太暖和,想必杭州的“倒春寒”会带来断崖式的降温,只希望别下太多的雪吧,听老人说对庄稼不好。不过这年头到处是科技,或许早就影响甚微了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