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在线报道,菲律宾农业部长劳雷尔近日在马尼拉表示,该国计划在1月底之前宣布针对大米的“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以稳定大米价格。菲律宾农业部消息称,菲国家价格协调委员会近日通过一项决议,敦促农业部采取上述措施,以应对当前米价高企的局面。为应对大米价格上涨,菲律宾自2024年7月初将大米关税从35%大幅下调至15%,进口量也随之攀升。此外,气候原因导致的本地稻米产量下降,也进一步推动进口增长。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粮食短缺,平民百姓的餐桌将空空如也,社会动荡的阴影悄然笼罩。菲律宾作为农业国家,竟陷入如此困境,实在令人唏嘘。粮食是国家的命脉,是民众生存的基础。此番危机,无疑是对菲律宾政府的一次严峻考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粮食储备告急?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菲律宾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否则,粮食短缺将成为压垮这个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马科斯(资料图)
其实关于菲律宾如今的困境,杜特尔特早就有所预测了。他曾警告说,"倒向美国是个巨大的错误"。这句话在当时或许被一些人视为危言耸听,但如今看来,却颇具先见之明。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中菲关系可谓是蜜月期。他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政策,比如允许渔民在有争议的海域捕鱼,同时与中国保持友好合作的立场。这种平衡外交为菲律宾带来了不少实际利益。然而,随着小马科斯上台,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众所周知,菲律宾对南海领土垂涎已久,近几十年双方亦在南海问题上展开过数次交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经济、政治、国防、外交上的全方位发展,已经让妄图与我们对抗的菲律宾无计可施,于是乎,他们开始“碰瓷”。近年来,一旦中菲海警、渔民在南海发生冲突,菲律宾就在国际社会上大搞索赔戏码。菲律宾颠倒黑白地说成是中国对菲律宾的“霸凌”,还大言不惭地索要6000万比索赔偿金。
马科斯(资料图)
但是菲方设置的这个开火门槛根本不成立。即使解放军越过这两条“红线”,菲方也没胆与中国正面开火。先不说中菲在军事领域实力相差悬殊,即使菲方有心“以卵击石”,菲律宾背后那些爱挑事的盟友,也不敢答应。南海一旦生乱,整个亚太地区都将陷入混乱。美国虽然有心压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但是和中国正面起冲突,并不是美国政府当下希望看到的。菲律宾政府最好不要拿了鸡毛当令箭,把自己推进火坑里。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中国和菲律宾近日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这是2025年中菲举行的首次BCM会议。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会议的举行对外释放了积极信号,会议期间双方就相关问题表达关切,中方也进一步阐述自身立场,警告菲的做法无益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对话协商才是正道。消息显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同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召开此次会议。
菲律宾船只(资料图)
与此同时,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表现,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个著名的成语竹篮打水,他们费尽心机想方设法,却终究无法改变南海局势的大势所趋。南海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下中菲两国关系的焦点,根源在于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挑战了中国的核心利益。面对菲律宾的咄咄逼人,中国采取了坚定的立场,表明在涉及国家主权完整的原则问题上绝不会退让。菲律宾持续借外交等手段向中国施压,妄图改变南海现状,然而事实表明诸般举措收效甚微。
此外,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在南海的动作都可以被视为对彼此耐心与智慧的测试。而在国际关系的棋局中,有时候一次小的沟通失误就可能放大成为区域不稳定的风险。现实让各方必须意识到对话的重要性,避免用情绪化判断代替理性分析。总结来看,此次会议虽不能立竿见影地化解所有争端,但它让我们看到对话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一切的改变都始于对话,每一次对话都是创造更好未来的开始。
马科斯(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谈的成功举行,不仅体现了中菲两国对双方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争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处理方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菲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仍将继续。但无论如何,双方都应该以大局为重,以和平稳定为目标,共同推动南海问题的妥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正能量。
其实归根结底,不论菲律宾如何选择,也不论将来国际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始终强调主权不容侵犯的立场不会改变。今后的南海局势发展,既关乎区域内各国的和平稳定,也关系到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保持冷静和智慧,运用外交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巩固自身立场,将是中菲两国能够遏制危机、实现共赢的最佳路径。
南海博弈(资料图)
另外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拥有显著优势,但是否愿意出手帮助菲律宾,还取决于菲律宾的态度。如果菲律宾能够在南海问题上展现诚意,并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那么中方还是有可能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支持的。总之合作是建立在互信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菲律宾如果继续炒作“中国威胁”,甚至恶意挑衅,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反而会让局势更加复杂,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最终,中国帮还是不帮,关键不在中国,而在菲律宾是否能正视现实拿出诚意。
综上所述,菲律宾当下所处的困局,既是小马科斯执政政策衍生出的“后遗症”,同时也是一个重新抉择的契机。倘若小马科斯能够借鉴杜特尔特务实的行事风格,对菲律宾的对华态度做出重新调整,那么菲律宾或许还有机会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实现“翻盘”。反之,要是小马科斯依旧固执己见、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那么最终的结局极有可能是菲律宾彻底陷入困境的深渊,届时即便有人想施以援手,恐怕也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