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李承荣是李沧环卫公司东一公司金水路西段的一名保洁组长,自2012年从老家郯城来到青岛,已经从事环卫保洁13个年头。不光她自己,如今,李承荣一家有父母、兄弟、儿媳等9口人都在李沧从事环卫保洁,为城区环境的干净整洁默默奉献着。
春节前,记者来到李承荣负责清扫的路段时,她正低头专注清扫路边垃圾,从一大早开始,她就没停下手里的活,虽然身上穿得十分厚实,但她的脸冻得通红。“快过年了,清扫量比平时能多一些,主要是各种烟花碎屑和生活垃圾。”李承荣说,春节期间,他们早班要从早上5点开始普扫,晚班从中午12点开始,晚上要忙到7点钟才下班。
因为环卫清扫一刻也没办法离开人,这些年来,李承荣一大家人基本上都不再回老家了,而是选择在青岛过年。“虽说是在青岛过年,也很难聚在一块吃顿饭,各人都有各人负责的路段,都得干活。”李承荣说,就连年夜饭全家人也很难吃一个完整的。
作为一名保洁组长,李承荣和同事们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裕,但她们有真情和友情互相支撑。李承荣说,她不曾忘记和同事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脸霜;也不曾忘和同事们午饭蹲墙根、坐路牙,吃冷饭,喝凉水;更不曾忘多少个除夕与同事们在马路上“过年”。
在很多同事的口中,李承荣是个善良的人。有一年夏天,李承荣一大早就出门开始普扫工作,昏暗的光线中,她看到路边坐着一个晃悠悠的人,直觉告诉李承荣,这个人喝醉了。“一开始我躲着他走,后来发现他在路边睡着了,担心出事,我就到旁边的便利店买了一瓶水给他。”李承荣说,出于好心,她想帮男子打个车回家,发现对方手机没电了,尝试一番无法充电后,她拦下一辆出租车,扶着男子上了车。“后来我就给司机一百元钱,让司机安全把这个男的送回家。”李承荣说,喝醉酒的男子当时跟自己要手机号码,但她觉得帮人一把是应该的,就婉拒了。
不光救人急,李承荣还曾帮一名流浪汉介绍过工作。“那得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李承荣回忆,她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大哥,对方说着南方口音,身体比较瘦弱,“他要跟我借两块钱,说坐车去另一个地方,聊天过程中,我把身上20元钱全给他了。”李承荣告诉记者,出于好心,她觉得如果等这些钱花完了,这个老哥吃饭还是成问题,不如帮他找个工作,这样收入稳定,能解决吃饭问题。
于是,李承荣当即找了在附近干市政的老乡,介绍这个老哥过去干活,“那时候一天工资有100多元,因为是一个月一结,我就跟老板说一天给一半工资,先让老哥解决吃饭问题。”李承荣这份好心,实实在在帮这个老哥渡过了难关。一两个月后,这位老哥专程来找到李承荣表示感谢。
这些年来,李承荣一直在感动着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干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市民主动打招呼说‘辛苦了’,有时候会有车停下来,从车窗递出一瓶水。”李承荣说,今年冬天,她正巧在路口清扫垃圾时,旁边一辆等红绿灯的车突然打开了后备箱,驾车的男司机急匆匆拎着一箱面包和饼干,放到李承荣的脚边后,“我还没来得及跟他说声谢谢,他就跑回到车上,正好绿灯了,车就开走了。”李承荣说,像这些感人的场景,她经历过很多,虽然自己做着平凡普通的工作,但一样感受到付出后的那份尊重。
李承荣是一名优秀的环卫工人,是一个称职的城市美容师,更是李沧环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兑现着“无怨无悔 默默奉献”这个环卫人不变的承诺。
她把笑意写在脸上,把苦累留在心里,用青春和奉献谱写着城市建设的音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